朱厚照扶持起了钱万贯,无非就是想搞乱草原。
而巴图蒙克想要的,则是趁着草原大乱,自己坐收渔利。
显然双方有了共同的目标。
合作自然是可以的,这礼物,朱厚照自然是也得收下。
但是这个渔利,朱厚照压根也没想给巴图蒙克。
朱厚照知道钱万贯已经控制了一个小部盟,朱厚照怎么说也得扶持一下这个小弟。
“李杰,李杰。”
朱厚照喊了两嗓子,李杰这才从外面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陛下。”
“传旨,允许各国使节观礼朕大婚。”
“诺。”
之前谷大用拉回来一船使节,正好这群人还没走,留在京城大家就一块热闹一下吧。
各国藩属之中,朝鲜与琉球跟大明最为亲近。
这两国连官服都是用的大明官服。
只不过朝鲜国的一品官,穿的是大明的二品官服,以此类推耳。
整个京城之中,都洋溢在皇帝大婚的喜悦之中。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位新天子强力推广的土豆,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收割了。
皇庄里的老农已经勘察过秧苗的长势了。
单凭这几种作物,养活京城的百姓,不成问题。
而且加工的技法,也被寿宁侯张鹤龄给公开了。
一时之间,张鹤龄在老百姓眼里的形象彻底改观了。
当年文官们骂张鹤龄是外戚祸国,老百姓们跟着一块骂骂过过嘴瘾,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老百姓吃的,就是张鹤龄种出来的粮食。
这谁还敢骂。
以前张鹤龄出门是直接赊账赖账。
现在张鹤龄出门吃饭,馆子要是收钱都得被人戳脊梁骨骂。
朱厚照见过了蒙古使节之后,丘聚凑过来说道:“爷,时候不早了,回宫吧。”
“成,明儿,你带几个人,把礼部、户部、还有国子监边上的文庙,占地几何,屋几间,全都给朕算出来。”
丘聚脑袋一懵,看着朱厚照问道:“爷,真卖啊。”
“卖,不卖哪能有水师!”
朱厚照斩钉截铁的说道:“北京的文庙卖了不够,就捎带着把南京夫子庙也一块卖了,在不够,把曲阜的也卖了,朕还就不信了,大明这么多文庙,还拆不出一支水师来。”
丘聚黑着脸,朱厚照这怕是要直接掀了孔夫子的棺材板啊。
其实不用朱厚照卖文庙,这孔家人早就快把朱厚照给恨透了。
官绅一体纳粮之后,全天下损失最重的,就是孔家了。
整个山东境内,但凡是能正经长粮食的地,大半都已经归了孔家。
就在朱厚照即位第二天,便收到了孔家人送来的奏章。
说什么成化年间时,宪宗皇帝是怎么怎么优待圣裔,免了孔家三分之一的税赋,现如今圣裔日子过得还是不好,希望能把税全免了。
刘瑾凭着与朱厚照的高度默契的自觉地将这份奏章拿去垫桌脚了。
结果孔家非但没能免税,连之前已经免掉的税,都得补上了。
官绅一体纳税,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难上加难。
这些乡绅,几乎垄断了大明的基层。
自古皇权不下县,负责收缴粮税的都是各地的乡绅。
丈量土地,就是一件难度系数满天星的事情。
就在朱厚照回京的当天,迫不及待跳下船的张仑,还没等喘口气。
便看到了早就守在码头的一大排厂番。
“动手!”
还没等众勋贵反应过来,一干厂番一拥而上。
立即将一干南京来的纨绔子弟捆成了中秋节的大闸蟹。
“你们捆本侯作甚,本侯是来送学生北上的。”
为首的东厂大档头面无表情的说道:“回禀侯爷,奉陛下、英国公令,钦点镇远侯入宣府武学帅字班。”
还不待顾仕隆挣扎,便一同被捆了起来。
“众位,得罪了,属下也是奉命行事,陛下忙于大婚,无暇亲临,恐有疏漏,出此下策,还望见谅。”
顾仕隆被捆起了双手,很是别扭的说道:“入学直说便是,捆了本侯作甚,本侯也不会跑。”
大档头皱着眉头说道:“侯爷,之前魏国公府的徐小公爷当时也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