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六月天儿,整个房间里的空气,冷的吓人。
朝廷向平头百姓借钱,这可是千古未有的稀奇事。
老吴起身又要跪。
“万岁爷,草民家弱室小,若陛下所需,只需支会一声,草民愿毁家纾难,何以谈借。”
朱厚照在心中暗自啐了一口唾沫,自己就是缺钱了借点钱咋就这么难。
“不成,这银子必须得是借的,若不是借的,朕岂不是强盗。”
此时,刘瑾领着李宏几个吹胡子瞪眼的老头到了。
这几个老头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的话了。
一进门不等朱厚照开头,李宏便跪倒在地,例行公事的行完礼之后,随即便开始掏奏章。
“陛下,这是礼部、户部、都察院、国子监师生联名上奏的请留衙署书。”
说完李宏继续掏。
“老臣无能致使国库亏空,这是老臣的请罪书。”
李宏的口袋就像是多啦a梦的百宝袋一般,里面看着仿佛还有七八份奏章。掏出这两份之后,李宏恭敬的给朱厚照作了个揖道:
“老臣听闻圣明天子以孝治天下,无道昏君......”
“朕不卖了。”
李宏义正言辞的说道:“不行,陛下不能.......啊?”
老头一懵。
“朕说朕不卖了。”
李宏不敢置信的看着朱厚照,随即自己掐了掐自己的腮帮子,跪倒在地道:“陛下圣明,老臣惭愧之至。”
“签字吧。”
当李宏看到朱厚照面前的那份字据的时候,脸上的笑容便渐渐凝固了。
“陛下,老臣,不是,这自三皇五帝以来,从未闻有朝廷向百姓借钱之理啊。”
“朕知道啊,他们一般不都是用抢的吗,朕体恤民情怎么了。”
朱厚照看着李宏说道。
“老臣不能签。”
“好,不签就不签。”
“啊?”
李宏又愣住了。
朱厚照一摆手,只见刘瑾捧着户部的金印还有司礼监的金印走过来了。
李宏顿觉不妙,朱厚照亲自起身,一手一枚大印,便盖在了借据上。
“几位收好。”
老吴诧异的接过了朱厚照手上的借据,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利息朕都写上了,按咱们之前说好的。”
“草民,谢主隆恩。”
李宏一时之间,顿觉天旋地转。
这一招,朱厚照都不知道用过多少次了,屡试不爽。
就是生揣着黄泥往你裤裆里扔,这谁顶得住。
今儿李宏只要是到了这客栈,便代表着朱厚照赢了。
老头千算万算,玩完没算到这一回事。
朱厚照起身,掸了掸身上的灰尘道:“老刘,你去跟吴老板交接一下银子,朕要组建龙武卫,卫我大明江山!”
“诺。”
李宏瘫坐在地上,这十五万两银子,内廷在补个整数,共计二十万两银子。
一时之间,朱厚照欲往一卫上砸二十万两银子的消息不胫而走。
现如今大明人地矛盾突出,募兵制取代世兵制已是大势所趋。
不少的失地农民,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便沸腾了起来。
每月二两银子的饷银,这对于一个没有土地的农民来说,已经是足够的诱人了。
朱厚照其实是打算直接推进社会保险的。
一是将全大明的钱笼络到一块,其实银子这个东西,到了一定的数量之后,就没有必要去追究归属于谁了。
保险行业绝对是吸金的庞然大物。
朱厚照最先考虑的,其实是天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提出来的燕梳。
这是中国最早的保险业务。
而燕梳也是英语insure的音译词。
保险,尤其是农业保险,对于脆弱的小农经济来讲,将是不可或缺般的存在。
同时保险也将作为大明金融市场上的一股举重若轻的力量。
不过最终朱厚照还是决定先将这些事情放一放。
揠苗助长对于大明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一旦出了岔子,便是功亏一篑。
龙武卫的驻地,便在居庸关南侧。
作为宣府武学的一处实践基地。
在经过了一个月的学习之后,徐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