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楫静静的听着,李师师的弹奏和陆青柠还是有些区别的。
“四弟你在江宁一首水调歌头让江宁才子再无人敢填中秋词,又在贺铸寿宴上一首念奴娇,一首六州歌头名满江南,今日美酒,美人当前,四弟不可不作诗助兴啊!”
赵楷欣赏琴音的同时说道。
作诗?
李师师的目光也聚焦在了赵楫身上,这位王爷凭借三首诗词,可是名满天下,汴梁城中也有不少人渍渍称奇。
“好!”
赵楫起身端起酒杯,想了一下,朝前迈步而去。
一步,两步,三步,四步,等走到七步的时候赵楫已经站到了珠帘面前,随后赵楫缓缓饮下杯中酒,转身看向赵楷“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赵楫说完长叹一口气,像是有无尽悲凉和委屈一般。
赵楫念完,李师师手上动作也稍微的停顿一下,琴音戛然而止,屋中没有了任何的声音。
赵楷和李蕴望着赵楫,赵楫也看着俩人。
此刻俩人心中是咯噔一下,莫非赵楫看出了他们的意图?
这首诗词此时真的是太应景了。
赵楷缓缓攥紧拳头,内心对这个弟弟更加的提防和嫉妒,七步成诗,看这诗词的意境应该是刚刚想到的,这是何等才学,自己恐怕不及也。
“王爷!”
李蕴叫了一声,赵楷才反应过来。
“好,好诗,四弟七步成诗果然是天纵之才!为兄我佩服。”赵楷笑着说道。
“诗虽然好,但是不符合此时情景,不知道王爷还有其他诗词否?”李蕴转身问向赵楫,这个时候李师师的琴音也逐渐响起。
稍微的停顿之后李师师继续弹奏。
“这样,本王出题,四弟就以师师姑娘为题如何?”赵楷说道。
“好好好,这个好,殿下莫要推辞,当初你可是在贺老寿宴上以贺老为题,做出了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的千古名句,此时不可推辞!”
李蕴在一旁煽风点火的说道。
“师师岂敢与贺老相提并论!”
李师师琴音落下,缓缓说道,她也看出来了,赵楷和李蕴俩人摆明了想要为难赵楫,让赵楫出丑。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赵楫看向李师师,缓缓道出了这首生查子。
李师师也抬头看向赵楫,未曾想,眼前的人竟真的能够出口成诗,不是什么被人神话的存在。
这首生查子描写的就是李师师的色容,此时道出也是正合适。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就在李师师,赵楷,李蕴惊奇的时候赵楫又作了一首,这这一首是周邦彦写给李师师的诗,主要是劝说李师师找个知心的人嫁了。
此时的李师师久居烟花之地,虽然说名满汴梁,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但也有了厌倦之心,前一首说的是李师师的容貌,而后一首说的是李师师的内心,一内一外,一容一心,赵楫掌握的恰到好处。
李师师比起刚刚的震惊,此刻对赵楫更是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赵楫读懂了他的内心。
比起前一首,这一首更加的让李师师内心动容。
此刻在李师师的眼中,赵楫仿佛是知己。
双眸带着流光望向赵楫,李师师内心波涛汹涌,无法平复,眼前这个从未见面的人,竟然能够如此的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