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十五年四月三十日。
昨夜睡得挺好,今天一早起来的杨林是神清气爽的。吃过早饭常茂就带着一名管事模样的人过来见杨林,说是让打听的事有结果了。
来人很有规矩,进门也不抬头,直接鞠躬行礼。常茂介绍说:“这是咱府里的二管事,在我身边跟着跑跑腿什么的,叫王参。以前军中的夜不收,后来腿脚受伤军中干不下去了,就来了府里做了管事。我也没什么出息,跟着我也是瞎耽误工夫。但是查东西是把好手,这次你要打听的事也是让他查的,你若是相的中,留下就是。”这是给他送人手的意思啊!
杨林忍不住看看周正,夜不收,这可是特种兵的前身啊!挤眉弄眼的示意周正:这可是你这行的老祖宗啊!周正也是饶有兴趣的看着王参
杨林怎么会不稀罕呢?就是有点不好意思截留他大舅的人手罢了,毕竟他大舅一个京城有名的纨绔,现在也没有正业,估计手里人手也不多。搓搓手笑着说:“这怎么好意思呢,舅舅用惯的人手,我要过来,舅舅不是就缺人了嘛。”
常茂眯眼笑着说他:“少跟你大舅我耍心眼,想要就留下,我反正也没什么正事,跟在我身边才是白瞎了。行了,让他给你说说查到的那几个店铺和房产的情况。”
王参不愧是夜不收出身,打探东西非常详尽。他直接道:“那三处房产,两处院落较小,位于城内莲花桥附近,一处出租给外地来的经商户,一处已经卖出了。还有一处位于国子监附近的成贤街,这处宅子面积较大,自洪武十二年四月出借,借给了户部的郎中廖仲元,至今还是他家住着。”
顿了顿,接着又说:“至于五家商铺,目前就剩一家茶庄还在经营,布料铺据说经营不下去,已经卖了,还有三家铺子一直出租,详细的账目在太子府,咱们看不到。至于京郊的田产换了管事,卑职打探是现在太子妃的人,原来的管事一家说是贪污主家银钱给卖了,卖到哪里时间太紧还没有查出来。但这几年风调雨顺,庄子上收成都不错,卑职对比着附近同样大小的庄子,估摸着自洪武十二年至今三年,应该收入约有一万五千两左右。”说罢行了一礼退下。
这是人才啊,短短一天时间能给查到这种程度,真是高手。
周正目光炯炯,开口说道:“这些可都是你自己查的?”金陵这么大,就是来回跑怕也是来不及。
王参惊诧的看了一眼周正:“不算是自己一人查的,时间太紧,国公爷着急要消息,经国公爷同意,寻了三个可靠军中昔日兄弟相帮,这才查完。”
“那三人是谁?现在哪里?”周正盯着问。
王参神色有些尴尬,看看常茂神色。常茂挥挥手:“尽管说吧,咱们府里现在就是这个情况,让皇太孙他们知道也没什么。再说以后你就跟着皇太孙,有什么也不必问我。跟着皇太孙,你还怕什么!”
王参的神色恭敬严肃:“另外三人一个是府里的赵厨子,一个是马房的老马,还有一个是我的小子。老马是战场下来的,没了一只手,赵厨子原来也是夜不收,回家后发现老婆被他娘卖了,孩子也没了,就一把火烧了房子,来了这里。我家小子今年十二,略识得几个字,身板壮实。”
说着昂起头,声音铿锵有力:“我们都是常家旧部,忠心是有的,若是您不嫌弃,愿意效力。”
不嫌弃啊,杨林怎么会嫌弃。这可是上过战场下来的,战斗经验丰富,还有两个是古代版的特种兵,上哪找这种人才去?就说王参的儿子才十二小了点,可跑跑腿什么的也是足够了。
“行,今天的事办的利落,明日你带着那两人和你家儿子过来我见见。咱们再说以后的事。”杨林也利索点给回应。
待王参走后,常茂拿出个小匣子,抽出几张纸递给杨林:“这是这几人的卖身契。赵厨子和老马都是孤身一人,这王参是一家三口,你都收好。以前本来是没有卖身契的,军中退回来的兄弟要什么卖身契。可自打你外祖父去世后,就有人人心浮动,所以为了稳妥点,就让愿意留下的人全都签了卖身契。”
他这个大舅对他是真好,杨林感动的不行:“大舅你真好,你说吧,你想要啥?我和你换。”
“我想要啥?”常茂起身向着门口走去,留给杨林一个清冷的背影:“我想要你活着,好好活着。你们几个是姐姐拼命留下来的孩子,也是常家的护身符。如果你死了,常家怕是会第一个跟着陪葬。所以,”常茂蓦地转过头:“你要坐那个位置吗?”
常茂走了,杨林还有些回不过神来。他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