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都是有固定日子的,他们这周围的几个大集,每五天一轮。
像是距离小榕庄最近的积家大集,就是每逢农历的一、六赶集。
在赶集的前一天下午,徐芸就和楚清染忙碌着为今天的大集准备起了要卖的凉皮。
由于不确定能够卖多少,两人害怕浪费,准备的并不是很多。
这个可以先试试水,如果卖的可以,那以后就可以继续。
甚至不仅仅局限于积家大集,石头里、埠上、这两个距离还算近的也可以去试试。至于陆家庄和城山村那里就远了点。
到了赶集这天,楚清染正在往小三轮车上放保温箱,保温箱里放着的正是昨天他们忙碌的成果。
“真的不用我和你一起去吗?”徐芸有点不太放心。
从楚清染会骑车以后,赶集都是她自己去,毕竟就在邻村,不说走路了,步行去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但这换成了卖东西,徐芸就有点担心。
“不用,妈你又不会骑车,再说了又不是多大的摊子,他们给我钱我给他们凉皮就行了,就算是找钱也快。”也就是现在微信、支付宝还没普及,要不然更简单。
让徐芸跟着一起去赶集肯定是不行的。
她这次去赶集又不仅仅是去卖凉皮,大头是她空间里的菜!
虽然也可以用帮着山上凌云观里的道长卖的这样一个借口,但……一起走的话,她根本没时间去找道长拿啊!
所以,能简单点就简单点的好。
“不过赶集如果剩下了,妈你倒是可以下午在村子里推着车卖卖试试。”
楚清染说完,蹬着三轮就走了。
以前看小说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主角调侃,这么好看的腿不蹬三轮可惜了。
现在,她帮着绝大部分的主角实现愿望了。
赚了钱第一时间就去买个电动车,把蹬三轮的黑历史掩埋起来。
这要是以后被谁提起来,她就去把人鲨掉!
鲨掉,豆沙了!
。
农村前来赶集摆摊的人通常都来得很早。
村子里的人通常都起早,大清早六点钟到集上赶集的也大有人在。
想要多卖点钱就得早点去。
楚清染是第一次出摊,对这些完全不知道。
她是六点钟出门的,结果到了集市上后,看着拥挤的集市,人都傻眼了。
这让她回忆起了上班时挤地铁的场面,估计也就春节时期的车站和假期时的景点和此时的大集有一战之力了。
集市上卖蔬菜、日用品、衣服的都是有各自的区域,这个时间点,估计都没有位置了。
“看来还是我年轻了。”
不过集市头上也是可以摆的。
这里通常都是一些卖水果或者是炸鸡架、烤肠之类的,来这里买东西的基本上都是逛完大集准备离开的人。
楚清染要卖的西红柿和黄瓜,你说它是蔬菜也行,说它是水果也可以。
再加上基本上都是带回家吃的凉皮,说不定反而是在集头更合适一些。
楚清染找了个合适的位置停下车子,先将装着凉皮的保温箱拿了出来,拿了一份凉皮放在保温箱的盖子上,又在箱子的前面放了一个小木板,上面写着‘凉皮’二字。
接着又拿出来了一个擦丝器放在箱子上,这是待会儿有人买的时候往里擦黄瓜丝用的。
黄瓜自然是用她空间里出产的那种。
放好了凉皮,她又从车子剩下的六个箱子里搬了三个出来,放在保温箱的旁边。
将一个个箱子打开,露出里面颜色鲜艳,看着就十分新鲜的西红柿、黄瓜和生姜。
这些箱子是她在快到集市的时候找了个无人的地方搬出来的,每个箱子都是满满的几十斤。
等着弄完了这些以后,楚清染找出以前跟着上山时买的太阳帽戴在了头上,又戴上一个棉布口罩遮挡住了脸。
口罩是几年前闹沸点时买的。
沸点闹的凶,各处都有案例,家家户户都十分紧张,盐、醋都可着劲的往家里囤,口罩也买了一些。
但他们这个小县城估计是太偏僻了,外来人员几乎没有,别说感染了,感冒都没有几个。
口罩就这么放进了犄角旮旯里。
楚清染担心自己卖菜时遇到村子里的熟人,到时候不太好解释这些东西的来源,就干脆包裹地严实一点,省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