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幅景象落在众人眼里自然是黄家三郎屈服于郡主威势了。
顾西影也知道他卖可怜的把戏,懒得多说什么。转身欲走。于红想要上前,被孙夫人眼疾手快地拉住了。
“郡主就如此不愿给黄郎君一个机会么?”那男子声音问的不重,可语气中却有浓浓的失望。
顾西影觉得好笑,自己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他就要失望,把自己当做什么了。天命贵子么。就算是在他家的地界上,一般人的客随主便也不是这么用的。更何况,他也算不得国公府里头的正经主子。
孙承泽那一代,可是实实在在分家了的。
顾西影懒得争辩,她转头看向了岑夫人与孙夫人。问出了一句话。这一句话却让岑夫人头都大了。
“孙常山,你有此一问,是替你自己问的,还是替平远侯府问的呀。”
顾西影方才那一番打量,就已经认出了这少年,是平远侯二弟的长子,一心奔赴前线为国征战的好手,是如今高门子弟中为数不多递了名帖报名随军的人,往后的常山将军,孙常山。
顾西影觉得此人面熟,是因为孙常山往后同叙阳一样是周广煜的左膀右臂,更是在叙阳死后,在周广煜身边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因着兵法武艺出众,为人仗义多有奇思,甚至行军布局之间还能看出些英国公的影子,被将士们推崇,最后还拜进顾家,做了自己父亲的徒弟。
也算得上是顾家在边关的衣钵传人了。
所以顾西影对他也算是有些亲切和好感。毕竟多少以军功起家的勋贵渐渐都在走文臣的路子,那些愿意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高门子弟总是能得到顾西影多一些的尊重。
常山将军啊。原来少时这样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