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璋忍不住“噗嗤”笑出声,空气呛进气管,本就压抑着的咳嗽惊天动地地发作起来,再然后是永瑢慌乱地声音和脚步——
“啊,哥,你怎么样了……”
——嗯,这样,很好。
——我永璋,今日重获新生,此生,便为自己,为额娘,为弟弟,为妹妹,而活!至于乾隆皇帝弘历,便只有皇,再无父!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永璋只是钻牛角尖了XD
☆、第二十四章
回宫之后没过几天,小路子就打探到一个令人颇为高兴的消息,说是福伦夫人生辰那日虽然永琪没有到,但仍让人备了厚礼,并表达了不能来的歉意。所以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福伦竟为夫人的生辰逾矩请了皇子祝寿——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夫人,既不是诰命,又不是什么皇亲国戚,也好意思请了皇子来,可真是笑死个人。于是福伦夫人这场生辰过得多憋屈可想而知。
这还不算完,毕竟这事要是永琪来了众人也只会更加卖力的奉承,所以一直认为自家与皇亲国戚差不了多少的福伦夫人忍不住就对永琪有了几分迁怒怨愤。这份迁怒直接体现在处理永琪的礼物上,连看的心情都没有,直接摆手让入了库,所以也没注意到下人欲言又止的表情。
福伦这人吧,在朝堂上其实颇有些尴尬。他本是出身平常的汉人,以科举入仕,确实有几分才华,不过也就只有几分而已,爬到户部侍郎这个位置就很有些勉强,大家也能凑合凑合,没想到却听闻皇上有意提拔他为户部尚书,这就免不了让人嘀咕是怎么回事。
朝堂上本就没有秘密,令妃跟福伦夫人一表三千里的关系被扒拉出来。
其实朝堂上很少有人去抱后宫妃嫔的大腿,一般都是为了家族荣誉的天然盟友。一来妃嫔能力有限,不得干政,二来前朝对后宫的影响也有限,毕竟当这份影响强到皇上无法掌控时,那也就离死不远了。
用皇帝渣攻们的话说就是:朕宠幸自个儿的女人也得被你们掣肘?那干脆就别要这个女人得了,看着憋屈!
别看这些朝官坐堂面圣处理事情时不苟言笑,道貌岸然的,扒去那层官服,明晃晃的“八卦”二字晃得人眼疼,等待上朝的午门前、各部衙门里、南书房茶水间里,处处留下了他们的一颗八卦心。当然大部分时候他们会明哲保身并不多说,譬如以前对福伦,但是现在么,两个儿子看起来都被皇家舍弃了,还不抓紧时间落井下石?
这下子,还记得福伦有点能力的不多了,大多都在传他一个正经汉人,跪舔一个包衣奴才秧子,凭着裙带关系上位什么什么的。
还有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御前侍卫,咳,前御前侍卫,一个,咳,前皇子伴读,那是多少满洲贵族挤破脑袋也想要的好差事,结果竟落在这么两个汉人头上。倘若真有能力也好,可有能力能私放无诏之人出入宫禁,有能力能再皇子不去上书房后灰溜溜地回家?
也因此,在等待大朝会的时间里,众多官员们你们一堆,我们一团凑在一起讨论起福伦夫人生辰那天的情形,说得那叫个文采斐然,生动形象,宛在眼前,倘若写下来,那就是正儿八经的一篇传颂千古的《侍郎夫人生宴纪事》。
也有些有心的御史,直接从怀里掏出奏折和笔,舔了舔笔,摸黑写了一本折子,一上朝,就参了福伦一本。一是为家中无品级的夫人邀请皇子祝寿,实为对皇子不敬;二来所收皇子之礼过于厚重,实为逾制。
当然,其实永琪也有错误,毕竟他是送礼人,但五阿哥可是未成年阿哥啊,他哪里知道一个侍郎的制式是什么样的?
另有人参上一本,列举了福家兄弟数条逾矩的行为,比如与五阿哥同行同坐啦,对其他小阿哥不敬啦,所用的东西也有不少逾制,在宫里称爷啦,等等。
落井下石,不外如此。
乾隆听了就很不高兴,在朝堂上狠狠瞪了福伦一眼,感情自己给儿子的全给你儿子?
福伦被勒令闭门读书,虽未降职,想必也是爬不上去了,福尔康正式革职,之前是留用,福尔泰也以五阿哥年岁已大,不必去上书房为由,免了其伴读之职。
一场闹剧,总算有个让堂臣们心满意足的落幕,同样心满意足的,是永琪。
他这一世虽然不知道侍郎的制式,但上一世可知道清楚,他曾经送给尔康许多东西都被以逾制退回来了,而这次,自然也是故意的,省得那福伦拿福夫人来膈应他。不过他事先也不知道朝堂对福伦如此不满,还以为福家只会得到一顿训斥,竟然免了福家兄弟的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