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永琪斟酌了一下才想到要怎么解释,“这个管子里有弹药,到时候能够发射出来,隔老远也能把人打死。”
“那不是跟弓箭一样吗?”永瑆提问,“为什么要制造它?还是它比弓箭的威力更大?”
“永瑆很敏锐啊。”永琪看着永瑆的目光里带着赞许,干脆也坐到毯子上,“它在某些方面占优势,但在某些方面却比不上弓箭。”
“比如呢?”永瑆继续提问,“我看这里头有好几张图,是不是表示,它一直在不断地,嗯,改良呢?”
永琪更惊讶了,他还是看了文字说明才明白了火枪的优势。于是把书翻到火枪的第一页,详加解释:“这是最初的火枪,它确实在一代代改良。这也许是火枪比弓箭最大的优势。
“火枪从出现到现在不过上百年,但它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连发射的原理都有所变化,而弓箭的存在大概有上千年,虽然也有改良,但其本质却始终没变,所以……”
“所以火枪比弓箭更有前途!”
“说得好!”
此话一出,倒是把永琪三兄弟都吓了一跳,忙顺着声音看过去,一抹明黄赫然入目,忙跪下行礼:“儿臣/子参见皇阿玛,皇阿玛吉祥。”
来人不是乾隆,还能是谁?
乾隆哈哈笑着走了进来,摆手示意永琪他们起来,然后好奇地看着铺在地上的毯子:“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怎么全趴地上了?”
永璂显然有些怕乾隆,乾隆一进来就不吱声了,倒是永瑆面对乾隆时胆子略大些,但此时有永琪在,他也没敢抢话。
倒是永琪丝毫不在意,嘴角噙着笑:“这皇阿玛可得问问十一弟十二弟了,之前我可一直坐在凳子上,是被他们拽下去的呢。”
乾隆立刻把目光投向永瑆:“小十一?”
永瑆站起来跟桌子比量了一下身高,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咕哝着:“桌子太高了嘛。”
看着小永瑆可爱的模样,乾隆被逗得哈哈大笑,“那皇阿玛是不是要为你把桌子削矮一点呀?”
“当然不用!”没想到永瑆却是一瞪眼,断然拒绝了,“我和十二都会长高的,很快就能够着桌子了呀!况且如果把桌子削矮了,那大家用着不就不方便了吗?皇额娘说,只是为了我们的一点点方便而让大家都不方便,是不对的。”
永琪暗暗为永瑆的发言点赞——在皇阿玛跟前为皇额娘刷好感度,不仅仅也为自己再皇阿玛跟前刷了好感度,更是为自己在皇额娘跟前刷好感度,今天的对话,随行的宫人回去后必定会一字不落地转述给皇额娘。
乾隆果然又被这一串的方便不方便逗笑了,又看向摊在地毯上,三人之前在看的书:“你们在看何书那么高兴啊?隔老远就听你们叽叽喳喳的声音了。”
永璂虽然不吱声,但也知道要讨好乾隆,听到乾隆问,离书最近的他立刻把书拿过去:“五哥带来的,我跟十一哥都看不懂,只能看图。”
乾隆这个时候对皇后才刚有一点不满,还没到迁怒孩子身上的时候,看到永璂的小殷勤也只觉得高兴,一高兴就训诫了两句:“你们五哥旁的先不说,这学问在你们兄弟里可是顶好的,你们要好好向五哥学习啊。”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永瑆永璂的差距了,永璂只是怔怔的,听起来皇阿玛这好像不是训斥,而永瑆却能立刻接上一句:“我知道,见贤思齐焉么,《论语》有讲。”
永璂更呆了,十一哥说的又是什么东西?
看着永璂呆萌的样子,永琪暗笑,还是颇仗义地救场:“两位弟弟聪慧好学,将来成就必不在我之下,皇阿玛实在没必要担心,免得反倒揠苗助长了。”
揠苗助长这个词显然论语里没说,这下两个小的一起歪头疑惑,动作一致得还挺有意思。
乾隆笑了笑,转而开始看手里的书籍。
那本书主要是讲英国的战船,顺带也有些火枪等武器的描述,而且现在火枪的发展比较快,比较多元,英军的配备比较杂,所以书里都有介绍。
乾隆翻了几页,眉头就皱了起来,抬头看向永琪:“这……”
“皇阿玛难为儿子了。”永琪也回以一个苦笑,“儿臣也不晓得这是真的是假,不过儿臣这几天看了许多关于英吉利的书籍,感觉,并非是谣传。”
乾隆听到这里,眉头皱得更紧了,死死盯着手中的书。
如果真是如此,那大清,怕是危险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直觉得永璂是个软萌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