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琪更纳闷,指婚的旨意不是早就发出去了么,林碧怎么还是一副不知道的样子?还有,她为什么那么笃定甚至执念自己一定会娶小燕子?就是号称什么传言都会产生的皇宫也不会谣传这种不但荒诞不经更是可能要被砍头的谣言吧?
作者有话要说:于是,有这么一个蠢萌的福晋,为五阿哥【点蜡】
感谢律童鞋的地雷,好高兴又有一只小萌物到我碗里来了~\(≧▽≦)/~,么么哒
关于乾隆认下小燕子却没有祭天的原因。
乾隆:着内务府安排还珠格格祭天酬神事宜……
内务府总管大臣:万岁爷,内务府的银子您不是交由和亲王给您投资去了么?没有辣么多现银啦。
乾隆:着户部……
户部尚书:万岁爷,前儿西北又调过去八千斤的硝酸甘油,现银刚给了五福晋专利费,您看,要不今年的南巡……
乾隆:……啊哈哈,不过是认个公主回来,祭天酬神什么的太庄重了,还是取消吧,省的压制了新格格的命格!就这样吧,嗯!
(朕都好几年没去南巡了,江南水灵灵的美人们肯定非常寂寞了,再不南巡,朕就微服私访,╭(╯^╰)╮
江南美人的父母:求放过——)
☆、第三十九章
“你到底是从哪里听到这些胡说八道的话的?”永琪皱着眉头紧紧地盯着林碧,“你难道不知道今年夏天你我就要成婚了么?再说那样的话,我可要生气了。”
林碧眨眨眼,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立刻从凳子上蹦起来:“谁、谁说你要娶我的?”
“皇阿玛的旨意早就下了呀。”永琪见对方差异的样子也是一头雾水,“就算你阿玛没有跟你讲,你的嬷嬷应该也说过了吧?”
林碧却放佛根本听不进去他的话,嘴巴颤抖着,一直在小声嘀咕着什么,半天才回过神,看向永琪,“不行,我不相信。我要回庄子问问嬷嬷……”
说完也不管永琪是什么态度,提起裙摆一溜烟地跑掉了。
只留下永琪看着她的背影,目瞪口呆——这真的是自个儿的未婚妻么?
待林碧走了之后,永琪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自己跟小燕子明明半句话都没说过,林碧怎会说出那些话?于是令人将所有关于淑芳斋的消息全都报上来,包括暗地里传的一些话。
不提永琪这边忙碌开了,皇后自从打定主意好好跟皇太后学习后,便经常去慈宁宫报到——她过去到也常来,毕竟晨昏定省么,但一般不常留,而现在,却经常在慈宁宫,一待就是大半天。
皇太后一开始还纳闷这个素来不怎么亲的儿媳妇怎么老上自己这里来,而后慢慢发现对方的意图后也没什么不高兴的——调|教儿媳妇本就是做婆婆的责任。她原来的那个儿媳妇聪慧稳重,端庄大方,后宫事务处理得妥帖又公正,让人挑不出毛病,她没什么需要指点的,却忘了这个儿媳妇没那么多心眼,正需要她的点播呢。
其实说实在的,作为太后,有一个心思不多的皇后总理后宫事务对她是非常合适的,偏偏这人却不怎么聪明,惹恼了皇帝,她也实在没辙。而现在既然对方想学得聪明点,她不介意点播两句,也算是帮儿子个忙——中宫尚在,凤印旁落,终究不是回事。
这一次,皇后来讨教太后的正是兰馨和晴儿的婚事。
一听到兰馨,太后眉头就是一跳,心里对不会察言观色的儿媳妇只能叹气——当年新月那事招了她多大的厌恶,皇后也敢跟她讨论兰馨的婚事,不过能捎带上晴儿,也算是一点长进吧。
晴儿的婚事其实也确实该谈了,四公主比晴儿小五岁,今年都已经要出嫁了。而晴儿……晴儿既是愉亲王唯一的嫡女,又是在自己跟前养大的,一直没有什么合适的人家,再加上晴儿生性乖巧嘴甜,有她陪着自己这小日子着实舒心不少,这才拖到现在。
皇后一边跟太后说着,一边拿出一份长长的名单,“皇额娘,兰馨和晴儿的婚事媳妇已经想了好几天了,只是您和晴儿一直不在宫廷,媳妇也不好自作主张。这里是京中少年俊杰的名单,您来看看?”
太后闻言,赞许地点点头,拿过名单,细细瞧了起来。
皇后就在一旁解释着:“媳妇看着吧,这硕亲王世子富察浩祯倒算是这一代俊才中的佼佼者。不说家世显赫,听说还是文武全才,十二岁时便捉白狐放白狐成为京中美谈……”
“他可有何职务在身?”太后听到这里也有些兴趣,看了看生辰,跟晴儿倒是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