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云昊来西域之地的士子。
可以说他们在士子之中,也是寻常之人。
只希望依靠云昊,能够有所发展。
而现在……
他们显然做到了。
其中不少纯粹的寒门弟子,都做到了朝堂的职位。
西域之地官员品阶,看并不低。
并且一样拿着朝堂俸禄。
甚至因为这里的商贸更加发达。
以至于这里的官员油水更足。
再加上可以拥有大量的妾,颇有让这些人有些乐不思蜀的味道。
想到这些,云昊的情绪也逐渐平复了下来。
毕竟……
这里的环境更加容易让人安稳。
甚至……
相对与长安,西域之地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
反而让人觉得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着。
实际上……
“这是个路权时代。”
“西域之地,就相当于海权时代的魔都。”
“贸易都通过这种方式来,自然很容易掌握陆地上的霸权。”
“不过,长安城里的人才不够,官员不够。”
“该开科举了,这样可以选拔一些寒门子弟。”
云昊想到寒门这件事情,不由内心一笑。
“最开始,我还以为寒门子弟是贫寒人家。”
“可后来才发现自己错了。”
“贫寒的百姓,根本称不上寒门。”
“寒门,都是一些衣食无忧的大族,他们的贫寒之处,只是在于没有官员之位可以做而已,不是士族传承的。”
“而有了官职职位的,即便没有寒门有钱,地位也是尊重的。”
“再往上,便是一些世家了,流传的年岁,可能比王朝更加救援。”
“越久远的世家,地位便越尊崇。”
“就如同五姓七宗的王家。”
“那可是从秦朝平定六国时的大将军王翦的家族!”
“至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家族之中,本身就有家学。”
“即便到了现在,他们依旧是五姓三宗,拥有着极其庞大的力量,甚至能够左右朝堂。”
“也不知道这西域之地,能否引来五姓三宗调来一些族人。”
“这样既可以满足老李家削弱大宗族的力量,也可以让这些大宗族,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当然……”
“通过这种选拔,也可以让寒门,有一些能力了。”
“我回长安之后,注定要举行科举考试才行。”
“一是为了朝堂选拔人才。”
“二是让寒门拥有机会,不让豪门继续统治朝堂,让朝堂拥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这才能够保持一定的活力。”
“至于普通百姓所依靠的。”
“只要道观的道举了!”
“这样,便可以很好解决了平民百姓无法晋升的问题。”
想着想着,云昊蓦然一笑。
“我真的是越来越大唐化了。”
“若是按照后世人的想法,怕是自由竞争,散漫发展就好了。”
“可这种自由竞争,会让强者更加强大,弱者更加弱小。”
“相反,设计好了通道,才能保持一定的平衡。”
“就如同这世家大族把控的朝堂,把控的王朝,如今多出了军人的力量。”
“军人是可以让寒门与普通百姓有了新的晋升为官员的机会。”
“然而好的军人,却是并不适合治理地方。”
“至于仕途上……”
“一直则是被世家大族把控着。”
“但我通过道观中传授学问,通过道举,可以将最寻常的百姓子弟成为国之栋梁。”
“而通过科举,则可以让寒门有新的晋升机会。”
“至于为什么不让寻常百姓子弟进行科举?”
“寻常百姓根本供不起科举所需要的东西。”
“光是书籍,就珍贵无比。”
“况且,从全国到长安的路费、住宿费,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只有寒门,才有机会养得起这些孩子,成为国家新的栋梁。”
云昊设想着脑海中的一切。
而在贞观八年的二月末,李大亮也终于到了敦煌。
所带来的,自然有关于朝堂的圣旨。
“圣人让我来接替你了,云兄弟,没想到你在敦煌这么短的时间,就建立下了这么大的功业,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