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的红叶,层林尽染。当晚霞映照时,位于河川两岸上的一栋栋一排排的职工住宅小区就像披上了红色的婚纱,光彩夺目,异常的美丽迷人。这是公元二零一一年十一月的一天。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矿山企业的特殊性,加之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发展,五十年代刚开始创建时的那座破烂不堪的棚户区,早已经被林立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尽管这座以生产钨铜而闻名于国内的工业之都位于大山深处,可是她的建筑风格,她的小区配套设施与那些大城市中的什么公馆,什么花园小区毫不差上下,难怪矿山的职工誉为他们的住宅区为“小北京”。山高皇帝远,滋润的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在住宅小区周围宽敞干净的马路上,在小区中心的广场上,下了班的职工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他们或漫步在这幽静凉爽的“世外桃源”里,或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国家大事和逸闻趣事。孩子们则在大人的身旁互相追逐着、嬉闹着。他们有的滑着旱冰,有的滑着滑板车,还有的在玩着独轮电动车,这里丝毫看不出与外界人们生活上的差异。
安逸、幸福、平静、无忧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让一代代矿山之城的职工们把热血和青春留在了这里,也把希望的种子埋在了这里。他们热爱这座矿山之城胜过热爱自己的故乡,甚至说热爱比如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
“小王,你不是在公司人力资源处上班吗?我听咱们公司很多人都在议论公司招工的事情,你们这个部门应该最清楚吧。”从住宅小区广场的一堆人群中传出了一位女人的声音。
“是啊,张阿姨,我也听好多人说起,也总有公司的人问我,可是我们部门也是不清楚,不过我听我们处长说过,公司内招是肯定的了,只是时间的问题。或许用不了多久公司可能就要进行招工摸底了。”女孩甜甜的声音算是做了回答。
“哦,摸底什么呢?”那位被称为张阿姨的女人又问道。
“嘻嘻,张阿姨,摸底嘛,就是看看咱们公司到底有多少职工子女需要工作。你想公司有几万职工,如果不先进行一下摸底,公司怎么会知道要招多少人呢。”
“小王说的没错,只有知道多少人需要工作,公司下一步才能制定要招工的人数和岗位。”人群中不知道谁插了一句。
林祥子也和平日一样,习惯于晚饭后带上老伴邱丽竺在公司住宅小区的马路上和广场上散散步,听到大家又再谈论招工的事情,他们不由得凑了过去。
“我二零零六年大学毕业分到公司,曾听过很多人说起咱们公司在八十年代初进行过一次大招工。”小王继续说。
“可不是吗?你邱阿姨就是那次大招工的亲身经历者,哈哈哈……”林祥子听到小王提起那年的大招工,就把话题接了过去。
“奥,是林叔叔,来坐这里吧。您说我邱阿姨就是当年招工的见证者,那你一定知道那次招工的很多事情吧。”小王起身把自己身边的石条凳位子让给了林祥子和其老伴。因为人力资源部和林祥子工作的生产部正好都在一层楼上,所以小王和林祥子早已经认识了。
“哈哈,知道,知道,怎么你想听啊?”林祥子坐下来望着旁边的小王。
“当然想听啊,我听说那次招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嘿嘿,可不是吗?那我就给你讲讲那次招工的事情。那是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零年,咱们公司为了缓解当时严峻的就业压力,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连续三年进行了公司内部大招工。那时,只要是公司子女,年满十六周岁就可以报名进咱们公司当工人,你邱阿姨的父母也是咱们公司的职工,自然也就报名参加了大招工。我清楚地记得,这次招工几乎每家每户的小孩都被招进了公司工作,一共招录了五千多人呢。当时招工职工子女户口在农村也可以,为了能让自己的小孩顺利的当上工人,吃商品粮,很多家庭到处托人找关系把小孩的年龄改成十六周岁或十八周岁,因为当时公司规定职工子女最低年龄限制是十六周岁。结果啊,最后招工完,这批小孩到单位报到上班时,有的小孩身高还不到一米五,怎么看都不够十六周岁,特别是一些女孩子。你想想看,这么一点的小孩,他能做什么工作呢?公司领导一看,这样不行,最后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让这些看起来不到十六周岁的职工子女一律回家再养上两年,两年到了,再来公司上班……”
“哈哈哈,真是有趣,逗死了。这样也行啊”围观的人和小王听到林祥子讲到这里,都禁不住的笑得流出了眼泪。
“你林叔叔说的一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