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齐上阵,父母携子上考场。35度的炎炎烈日算什么,拥挤不堪的报名者又能怎样,考试面试能奈我几何?托关系打探考题、上网络寻觅最佳答案、抛重金送子女进入面试“速成班”;正读大学的不读了,正欲参加2012年高考的放弃了,已在民企外企做到中高层管理者的,也纷纷炒了自己老板的鱿鱼。为了亲身体验这场决战的刺激性,为了与竞争对手一决雌雄,跻身国企这扇大门,数千名职工子女争闯独木桥,悲壮的走上了“国企内招”决战的考场,其场面之宏大不亚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
如果说高考赶考,是一个人成年后的首场生存大决战,是为以后就业铺平道路,能否顺利的进入职场还是未知数,但是,今日的招工赶场,则是人生的又一次生存大决战。它意味着一个人是否可以直接迈进职场的大门,尽管也有风险,尽管也有被淘汰的可能,但是毕竟进入这扇大门的几率比进入其他任何一扇职场的大门要容易很多,这就是为什么国企内招,比政府部门公务员招录还那么火爆,还那么让人忘乎所以的去施展智慧、施展计谋,甚至去为之拼命!
在这场角逐考场的战役中,又将会上演哪些悲壮的剧目,留下那些让人心酸、感动、难忘、伤心的故事呢?
五月的季节,春意最浓;五月的鲜花,最为芬香。在这个春意浓浓,鲜花盛开的时候,对于龙山钨铜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二千六百五十四名公司职工子女来说,五月十二日这一天,将是他们此生极不平凡的一天,也是他们人生起步的分界线。尽管笑容、喜悦、春意,已经绽放在这群80和90后子女们的脸上,但是,陪同他们一起来参加今天招工考试的他们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们,此刻他们的脸上却并不是那么的轻松、愉悦,许多人紧锁的双眉并未因为春风的吹拂而舒展开来。
两千六百五十四名考生,三千多名陪考人员,近六千人的赶考大军,其气势可谓壮阔。年龄最大的考生32岁,最小的考生年仅18岁;陪考的亲属年龄最大的八十多岁,最小的不到十八岁;这哪里是在考试,这分明是在参加一场“大决战”,因为也只有“大决战”才会出现这种宏大、感人、震慑的场景,就像我们看过的大决战之一“淮海战役”影片一样,男女老少齐上阵,足以可见这场“大决战”对于一个家庭,对于几代人是多么的重要。
林祥子和老伴邱丽竺,陪着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林琪,也准时来到了“大决战”的现场—省城金国大学。虽然小琪在头天晚上已经告诉了自己的父母不让他们送自己,更不让他们陪自己去考场。一则,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处理这些在他的一生中不知经历过多少次的考试;二则,毕竟从家里去省城来回将近三百公里的路呢,可是父母是不可能让自己的宝贝儿子独自“闯”这种特殊考场的,他们能做的就是在外围为儿子当好后勤部正副部长,以便让自己的儿子赢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公元二零一二年五月十二日,当时针指向了七点四十五分,“请各位考生进入考场”的广播响起了,祥子和老伴又再次叮嘱儿子一遍考试注意的事项,这才一直目送儿子进入考场。与八年前那次一样,当年儿子考大学,他们夫妻也是这样的复杂心情,如今又送儿子进考场,祥子和老伴的心情更为复杂,因为这次招工二比一的录取比例那可比考大学难多了。
决战者已经走向了战场,即将开始“厮杀”;后勤者此时也只好偃旗息鼓,焦虑等待;林祥子和老伴还有众多的考生家属,也开始了三个一堆,五个一群的闲聊中。祥子回望周边众多的考生家属,他发现了很多公司里的同事、朋友,比如集团公司销售部的兰恒恒,集团分公司汽车运输队的计小葵,集团下属机加工厂的曹五倍等等。尽管这些人和祥子同属于一个集团公司,但是毕竟集团下属有几十个分公司,因此,他们平时也很少来往,见面机会也不多,这次也算是一次大聚会吧。所以大家相见除了寒暄,就是谈及有关招工的事情,比如对集团公司招工政策的看法、对招工人数的意见、对自己孩子就业和前途的担忧等等,当然也谈到了很多家庭在这次招工中发生的逸闻趣事。
其中机加工厂的曹五倍就向祥子和周围的人讲述了一件发生在集团公司铜矿厂的有关这次招工的“趣事”。其实曹五倍这个故事的原版,也是来自他的儿子曹小晖的同学明明家里,是他儿子小辉亲口向其讲述的一件事情。起初,当曹五倍的儿子向他说起同学家里发生的这件稀奇事情的时候,曹五倍和其老伴都有点不大相信,但是,当看到潜力无限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参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