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七零年代随军海岛生活 > 第4章 可亲的家人2

第4章 可亲的家人2

而苏老爹苏老娘就生两儿一女,苏言大哥苏淮在川省当兵娶了领导的女儿辣妹子韩曼生了一儿洋洋,现在肚子里还有一个。

再来苏言嫁给苏老爹战友韩立国小儿子顾韫生了双胞胎儿子包子馒头,苏言下面还有个小弟苏澈在上高一,俩双胞胎口中的小舅舅。

要说苏言怎么和包子馒头的爹韩韫怎么认识,还要说已经去世的苏奶奶。

当年抗战胜利苏老爹要退伍回老家东北,老战友韩立国则留在部队,他媳妇是军医院大夫,这不苏奶奶生病需要做手术,得去京市大医院,俩老战友就联系上了。

苏大伯苏老爹苏老娘苏小姑刚好陪着苏奶奶去京市看病,苏大伯母照顾着一大家子就留守家里。

等他们看病回来,想着人家在京市的多番照顾,苏奶奶就吩咐寄些山珍香菇啥的到京市去,这时苏言刚好代笔写信,这一来二去双方就联系多了。

韩立国还带媳妇孩子专门来过苏家屯一趟,美其名曰看看小姑娘苏言,指着俩好大儿哦,长大了嫁到韩伯伯家,随便挑不要客气。

惹得苏老爹气急败坏,说什么呢,我姑娘才多大?臭不要脸就惦记上了。

就这么样苏言认识顾韫,应该说认识韩家人,那一年苏言十岁,顾韫十二岁。

虽然苏言没去过京市,但之后每年暑假顾韫都会来东北玩,有时候还带着表兄弟,同一个大院兄弟、朋友。

用顾韫的话来说,东北有意思多了,能上山打猎,下河摸鱼,京市没什么好玩的,最重要家里大人不在这,没人约束,主打一个放飞自我。

之后城里要求知青下乡,京市的大人们还刻意首选到东北苏家屯,毕竟来过这地方,孩子来过熟悉环境。

直到顾韫高中毕业当兵去了,两人又开始书信来往,分享各自生活趣事。

等苏言高中毕业,十八岁成年那天,顾韫不知道从哪冒了出来,对着苏言表白,两人就从这一天处了对象。

一年之后,两人告知双方父母要结婚了,打了结婚报告、领证,在主席像前宣誓,在双方父母,亲人见证下,结为夫妻。

结婚之后,顾韫还带着苏言回了趟京市,见了韩家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朋友,韩家爷爷奶奶还给一套三进四合院和两套首饰见面礼。

加上韩爸韩妈给的一套二进四合院和一些首饰金条,就这样苏言手握两套四合院写着苏言的名字的房契,还有首饰金条感叹世界的不真实。

等顾韫上交存折,看到上面的数字,更加幸福炸裂,毕竟上辈子负债累累,省吃俭用也就将就得了个二手小破房。

这辈子年纪轻轻就已经有房有钱,喜获绿军装老公一枚,以后不上班都有人养,想想都开心到睡不着。

顾韫说这都是分家财产,爷奶是每个孙子孙女结婚一人一份礼,爸妈都是按三人份平均分,哥姐结婚已经拿了,这份是我俩的,以后财政大权交苏言手上了。

因为顾韫部队不具备随军条件,苏言结婚后没有随军,也没有回京市,毕竟在那她没有工作,大家都上班,顾韫也不在那。

后来怀孕了一直呆在娘家,俩大儿子出生,长到两岁之前都只是书信寄了照片回京市,前年过年顾韫有假期了带着母子三个回去了一趟。

去年没回去,今年两人商量休假了,回去一趟,毕竟家里老人经常念叨俩小孩。

苏言从出生,到慢慢长大,身边都不缺亲情,不缺爱,弥补前世的缺失。

或许因为父母的原因,苏老爹还没成年就亲眼目睹父亲和二哥被杀害,经历战争的残酷。

苏老娘也因为逃难家里剩下她一人,遇上半路经过的苏老爹,毅然嫁给他回了东北苏家屯,两人惺惺相惜,都念家,虽然没了娘家,但有了自己的小家。

一年之后有了苏淮,没几年又有了苏言,有儿有女凑个好字,再然后是苏澈,这个小家更加欢乐,充满朝气和幸福。

苏家屯里也有阴阳怪气的说苏老爹好好的商品粮不吃,回来种地当老农民,连累三个小孩都做不了城里人,成了乡巴佬。

各种酸话,苏老爹也不生气,还乐呵呵拉着苏奶奶挨着她肩膀,我就是离不开我娘,咋地!

苏言他们都习惯了苏老爹这副模样,还跟着说我们都离不开奶奶,咋地!只有气着别人生气了,才是胜利。

苏老爹虽然没去城里工作,但还是小有家底,当兵时没津贴但有战场缴获的家底,有退伍津贴,每个月都有当兵补贴。

不然也不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