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下级士卒,多是寻常百姓出身,他们也知道这军中一级一级向上爬有多难,也清楚这武科考试中武魁之位不是那么好考取的,自然对寒门出身又拔的武魁的唐昊,恭敬有加,眼神敬畏。
只是这份敬畏在唐昊回到自己所属的五百士卒营中时,已悄然发生变化。
王奉白一身戎装,站在军帐之前,见唐昊和李婉清前来,连忙行礼。
“末将参见唐骁骑,李校尉。”
唐昊翻身下马,拉起了半跪的王奉白道。
“奉白,你可来的够早。”
王奉白比唐昊的官职低了整整三级,还是唐昊亲自去兵部进言,将他安排在自己手下做副手。
“作为唐骁骑的副手理应早些到,将这部分情况摸个清楚,向唐骁骑汇报啊。”
欧威军营的规矩,不论亲疏关系,一律按照军衔等级称呼,这也是为维护军队的纪律。
“怎样?”
唐昊一边笑着问道,一边和王奉白进了大帐,李婉清也一路跟在后面。
王奉白眉头微皱道。
“唐骁骑,咱们这团人数上有些不对啊,按理说一团一千,除去镇守西域的一半也有五百,团下设五队,但咱们这团加起来也不过三百多人而已,远远不到五百,恐怕是兵部他们……”
话未说完,但唐昊已猜到王奉白的意思,明显就是有人将自己安排到这个不够编制的团来。
唐昊也并不感到意外,自己这些时日,杀了张武,得罪殷家,明面上虽然只是得罪两人,但实际上两武道世家背后的枝叶早已遍布兵部,数不胜数。
凭着两家的势力,在兵部给自己穿穿小鞋,简直易如反掌。
唐昊不以为然的笑笑,淡淡说道。
“兵不在多而在精,三百足矣。”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却是孙子兵法中的名句,轻轻落在李婉清耳中,令她神色一震,眼中泛起一股奇异光芒。
王奉白向唐昊身边靠了靠悄声说道。
“唐骁骑,据我了解,有一个队的队阵,在这个团中威信较高,名叫李猛,曾是殷府上的家奴,殷将军看这人颇有些武艺,便给他脱了奴籍,凭借关系给他如了这兵部,其他几个队也唯李大力马首是瞻……”
听罢,李婉清也微微皱眉,道。
“难怪刚才进营时这些士卒,眼神颇为不敬。”
军营之中也最怕这种自立为王的小团伙,不服调令,怠慢军纪。
李婉清担忧的看着唐昊,道。
“唐……夫君,怕是这团不好带啊。”
这声夫君虽是改口喊出,听起来倒是不显生硬,甚是顺耳。
唐昊看着李婉清,淡淡一笑道。
“无妨!传令下去,整军,点卯!”
大唐军制,团下设队,百人为一队,设队正统领百人。
唐昊这团三百多人,也就是有三个队正。
一声号令下,半天却不见一兵一卒前来。
而此时李猛的营帐中,不大的案几上摆满酒肉,三名队正各搂着一名妖媚女子,酣畅豪饮,寻欢作乐。
一名满脸胡须的队正,摸着坐在怀间女子光洁的玉肩,带着一丝担忧看着李猛道。
“李队正,这新官毕竟是天子钦点的武魁,咱们故意不去点卯,不会有事吧?”
李猛接过身边青楼女子递来的酒,猛地灌上一口,“砰”的一声将酒杯重重拍在案几上,不屑的看了一眼拿命队正。
“怕他作甚!就冲着咱们背后的勋公殷将军,他也不敢造次。”
“新科武魁又怎样?鸟大一个官,能翻天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