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众人也渐渐冷静下来。
“那怎么办?就任由这支队伍残杀我们的子民?”
“对!前线作战是为了过上不在草原迁徙的日子,但现在连草原都保护不好,还谈什么夺取中原?”
“啊现在怎么办?决战未启动,后方又有唐兵滋事。”
军师在帐中来回踱步,沉思片刻道。
“可汗,这位首领所言极是,以我之见不妨派一支上三五万的小队前去截杀。”
闻言,颉利可汗眉头一拧,心有不甘的说道。
“现如今唐兵兵力不足,若是分兵,我们就没有完全优势了。”
军师开口提醒道。
“若是咱们不分兵,内部必然担忧,只怕已无再战之心。”
颉利可汗咬咬牙,满心不甘的咆哮道。
“余耶领命,令你亲率三万兵卒,务必将这些唐人斩尽杀绝!”
长安城。
太极殿内。
留守在长安的一些老将和文臣在唐王的召见下,纷纷聚集在殿上议事。
唐王端坐龙座之上,扫视一眼到场的众臣,缓缓的念着来自前线德阳的八百里加急战报。
“李孝恭部已率十万精兵到达德阳,与苏定方部五万精兵汇合,对阵十八万突厥兵卒,如今唐昊所率三千甲士已攻破襄城,前往突厥后方。”
众臣闻言,脸色骤变。
北境局势骤变,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众臣心中惊疑不定,纷纷议论起来。
“想不到这突厥在几日内增兵如此迅速!当真始料未及啊!”
“是啊!这唐昊和程处默奇袭之策并未起到任何分兵的作用,让这最后的决战怎么打!有私自行动之嫌啊。”
“不对!唐昊和程处默首战告捷,攻下襄城,乃是可喜可贺之事!何来罪责一说?”
一时间朝堂之上俨然分成两派。
一派认为唐昊所率的三千甲士没起到任何分兵作用,应当治罪。
而另一派则认为唐昊攻下襄城,收复失地本就是一件喜事,不该受罚。
当然这些大臣们不敢提及李孝恭的过失,毕竟这李孝恭乃是唐王的堂兄!
李靖和程知节对望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
李靖悄然向程知节身前靠了几步道。
“程兄,看来大军未动一兵一卒,先前唐昊提到的轻骑深入策略,得到极力推崇,现在看来李将军的深意并非如此啊。”
身经百战的程知节何尝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眉头紧皱,道。
“看似是唐昊和我儿突袭,实则是给突厥大军施压,让其分兵来扩大正面战场人数优势,这个李孝恭啊!真是好手段!”
直到此时此刻,这两人才反应过来!
李靖瞥了眼大殿上端坐的唐王,低声道。
“这李将军必然是和陛下商议过的,没有陛下的拍板,怕是李将军也不会私自决定。”
轻叹一声,程知节道。
“唐王的心性,咱们这些跟了这么久的臣子又何尝不知啊。”
“这突厥不断增兵,李将军有耽误战机之嫌呐,倘若在初入德阳时给那些尚未集结完成的突厥军迎头一击,也不会造成今日敌众我寡的局面呐。”
“只是这李将军皇室身份,深得唐王信任,如今就算是决策有错也不会怪罪下去。”
说到这里,两人同时愣住,眼中同时浮现出一抹深深地担忧甚至一丝惊恐。
此次若是战败,这两枚在战局中的棋子,难免会成为替罪羊。
想到这里,程知节心头猛然一沉。
这计策是唐王和李孝恭同时计划的,就算是失败,碍于情面,唐王定然不会治两人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