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时的中议大夫,为文官第六阶,正五品上。
这个官职可大可小。
大在于这个官职乃是正五品上,官阶颇高。
小在于这个文官官位,乃是一个虚职摆设,除了能拿这个虚官的俸禄外,手中并无任何实权。
听到杜如梅的提议,犹豫不决的唐王,眼前一亮。
官阶高而无实权的虚职,这无疑是一个美妙的想法。
“哼!这文官好算盘啊!”
程知节小声嘀咕一句。
而高士廉对于这个提议,也微微皱起了眉,心中有些抵触。
再看那些站在唐王左右的武将,个个脸色阴沉,瞪着杜如梅的背影,那一双双眼眸中,分明写满不满和敌视。
这些武将们都心知肚明。
唐昊如今已身居正五品下的宁远将军,若是陛下真将唐昊册封为正五品上的中议大夫,那唐昊便身兼文武两职。
当然,身兼文武两职在大唐并不稀奇,这样的人不少。
但是,若是这般,到那时唐昊到底是从文还是从武就有待考究了。
这就相当于杜如梅在无形无声中,将武官队列之中的一颗巨星挖了过去。
在这之前,唐昊武科上展现的武艺超凡,在北境剧变中又展现出了超高的兵法谋略,更是奇袭阴山,将将帅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
假以时日,这小子必定会成为大唐军中一代年轻翘楚。
尤其是在现在军营中,新老将领青黄不接,年轻一代将帅之才更弥足珍惜。
若是就这般被那帮文臣挖过去,这对于武官队列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一番斟酌之后,高士廉缓缓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唐昊所展露的军事才华诸位有目共睹。若是留在军中,加以培养,定然能成为我大唐冠军侯一般的人物,相比于这文职,臣觉得,唐昊适合留在军中发展。”
作为大唐武职的代表,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自然要为武将的前程,发展考虑。
一旦牵扯到武官的利益问题,自然不会妥协退让。
闻言,先前提议的杜如梅再度站了出来,说道。
“申国公所言,让不赞同,无论是为文为武,唐昊都是咱大唐臣子,只要对于大唐江山社稷有利,何必在乎唐昊为文为武呢?”
听到此处,房玄龄心中一动,附和道。
“现如今来看,我大唐四方抵定,战将无数,对于武将而言,也不缺唐县子一个,不如就留在文官任职。”
“姓房的,你这是什么意思?”
尉迟敬德听完房玄龄所言,立马就不高兴了,扯着喉咙接着说道。
“什么叫四方抵定?突厥不过撤兵休整而已,用不了多久,必然卷土重来,突厥未灭,这迟早是个祸害。”
“如今正是军中青黄不接之时,正是缺乏将才之际,你却一味的想让唐昊任文职,你说,你所谓何意?”
眼看着众人再次吵了起来,唐昊心中一阵苦笑。
平日中,看这些文臣武将和和气气,但总是在这种时候,牵扯到利益上时,便闹得不可开交。
越是如此,唐昊反而不敢开口,毕竟这争吵完全是因自己而起。
但无论结果如何,自己的官职是肯定会升上一升了。
对于这文职,唐昊偶从心底里来讲,倒是比较满意。
虽然这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文职,甚至是一个闲职,但却是一个实打实的正五品上的职位,只要拿下这个职位,那么在朝堂之上,自己便有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