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昊看着来人的气势和那华服,眉头微皱,心道。
“这又不知是哪位皇子。”
见状,众才子才女们慌忙拱手道。
“见过吴王殿下。”
唐昊也依着众人样子,拱拱手。
吴王!李恪!
唐昊心中一惊,想不到这吴王竟然也会到这诗会。
李恪,唐王的第三个儿子,他与魏王李泰被认作是最为诸多皇子中最为贤能的。
就出身而言,李恪的生母,乃是前朝,隋炀帝爱女,乃是正统的皇家血脉。
也正因为如此,吴王李恪的血脉在众皇子中,被认为是最高贵的血脉。
虽然这李恪不是嫡出,但是却受到唐王百般宠爱。
历史上,唐王一度曾有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不过被长孙无忌强烈反对,最终只能作罢。
如今这两人就在这诗会会场上对视着。
李承乾缓缓收起了笑容道。
“三弟,我看好的乃是唐公子的诗词才华,难道三弟这首词,另有看法?”
闻言,李恪并没有回话,就这么望着李承乾。
一时间场上的气氛变得诡异起来,静悄悄的,没有任何杂声。
片刻后,李恪哈哈一笑,道。
“唐县子这首诗,当然堪称佳作,只是这偌大的诗会,就这么夸赞一个人,未免会让这位声名鹊起的才子有些飘飘欲仙啊。”
说罢,李恪缓缓转身,面向唐昊,缓缓道。
“早已听闻,唐县子诗文才艺斐然,今日一见果真不同凡响。”
唐昊看着李恪,面上含笑,微微拱手道。
“吴王殿下谬赞了。”
李恪缓缓向着唐昊走上两步,带着似笑非笑的神色,眸子中精光一闪,意味深长的说道。
“唐县子不仅在这诗文造诣颇高,听闻在大理寺也风生水起,真乃年轻一辈的楷模啊。”
李恪说着看似无心,但唐昊却不得不猜测。
按理来说,贵为皇子的李恪,完全不会在乎到大理寺这个小小的衙门。
除非唐王给了旨意,不然这样一个小小的部门是不会对皇子造成任何影响的。
而此时李恪偏偏在大庭广众之下,随口点名了唐昊,还提到了大理寺。
想到今日那西山卷宗,唐昊瞬间明悟过来,这分明有敲山震虎之意啊。
想到这里,唐昊内心波涛涌动。
唐昊微微抬头,余光瞥见李晦带着似有似无的笑意,脸上浮现一抹得意,正看着这边。
一瞬间,唐昊似乎全明白了。
这场诗会只不过是个幌子罢了,而李晦邀请自己也并不在于比试诗文才华。
之所以会邀请众多王公贵臣府上的世子,只不过是显摆李恪在朝中庞大的人脉,展示给自己看的罢了。
而李恪恰到好处的出场和那随口提到大理寺,多半也是为了警示自己。
看来这小小的大理寺,背后潜藏的势力,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
念及此处,唐昊目光一凝,心中蓦然腾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就在此时,李承乾一句打趣的话语,打破了现场的僵局。
“三弟,你该不会是为了夸赞唐昊专程而来吧。”
李恪缓缓转身,不再看唐昊一眼,嘴角含笑道。
“大哥说笑了,既是诗会,自然便是来赏诗词的。”
说罢,李恪径直走到李晦身旁的空桌上坐下。
见李承乾主动为自己解围,唐昊报以微笑,对着李承乾微微点头。
众人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诗会再度开始。
大伙一边饮酒一边作诗,而唐昊,则被扫除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