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胎记男的胎记,就长在脸上。好大一块,占据了半边脸。
正因为样貌丑陋,所以到了三十来岁,都娶不到媳妇儿。
最后,胎记男的父母着急了,怕家里无后。只能卖掉了家里的猪、鸡鸭和两亩地,凑了八两银子,买了许牡丹这个媳妇儿。
虽说卖是卖,但许牡丹的运气儿还算不错。
她是个好吃懒做的,嫁过去后,什么事情都不想动手。
可偏偏,她的公公、婆母,还有夫君都很勤快。
特别是她夫君,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媳妇儿,言听计从。
成亲三个月后,许牡丹便有了身孕。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女儿。紧接着,半年后又有了身孕,第三年生了个儿子。
正所谓三年抱两,一儿一女人生赢家。
好吃懒做的许牡丹,彻底在婆家站稳了脚。
后来,嫁过去的第五年,公公去镇上砌围墙,被压死了,官府赔了十两银子。
第八年,村子发大水,婆母和许多的村民一起,掉到了河坝里,被水淹死了。
官府那头体恤民情,又赔了二两的银子。
许牡丹用这十二两银子修了房子,养育孩子。再加上夫君能干又勤快,日子过得不错。
以至于,明明三十来岁的年纪,看起来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模样儿。
许刘氏那老虔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家里给她这个大闺女留了间屋子。
当然,许牡丹家里的条件比娘家好,一点儿也不影响她回来打秋风。
隔三差五的,她总是能找到借口回来,吃上两顿饭,拿上一些东西。
不过她也不是铁公鸡。
打秋风的同时,也知晓偶尔给许家一些甜头吃。
譬如,她前两日让许刘氏从酒席上打包回来的剩菜。譬如,她穿得领口和袖子都发白的旧衣裳。又譬如,许绣球的这一门‘好亲事儿’。
小恩小惠的,没什么大的支出也就算了。有时候,还能从中获利。
饶是如此,许刘氏还是将这个大闺女当成祖宗来看待。
还时不时跟大家伙儿说:“卖女儿有什么不好?你们只会说我为了银子卖女儿,都不知道我女儿日子过得多滋润!
看看我家牡丹吧!夫妻恩爱,儿女双全。公公和婆母没了,还能得一笔银子!你们谁家的闺女,那日子过得有我女儿香?”
这些话,除了跟外人说外,也时常在家里这几个姑娘面前提起。
也正是因为如此,二房的许芬芳才会觉得,卖不卖的无所谓。只要对方有银子,她当妾都心甘情愿。
许芬芳当然知道,她口中的新衣裳,其实是大姑许牡丹不要的东西。
但她就是喜欢!
并且,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嫁得比大姑好。
要让她的爹娘,扬眉吐气!
素来性子软弱的许绣球,这一次为了自己的终身幸福,倒是真的硬气儿了一回。
许刘氏让她去跪着,她便去跪着。说不给她吃晚饭,她便看也没看那饭桌一眼。
许绣球的言行,刷新了许六月对她的认知。
人人都道许绣球胆子小,性子懦弱,好拿捏。就连许六月也一直认为,许绣球是个扶不上墙的阿斗。
可今日,许六月却发现,许绣球的骨子里,竟还是有坚硬的地方。对她,也不免多了几分好感。
莫说是古代了。
即便是现代,也有大把的姑娘,因为不敢忤逆父母的意思,而耽误了自己的一辈子。
前程也好,婚姻也罢,都该是由自己做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