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一封家书
胡秋妹回到校园,晚上一个人睡在寝室里,莫名的想两位室友。虽然她并不害怕一个人睡觉。
班上还减少了一个人,元旦放假回家的方正没有回来上课,人也联系不上。
到周末,胡秋妹回到家。屁股还没挨板凳,母亲便兴冲冲地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她读。
秋妹接过信,看了一眼信封,笑着问母亲:
“妈,这封信你一直揣在身上?就等我来读?”
“我有这么傻?我知道你今天要回家,才揣在身上的。快给我看一下,你哥说了什么?”
秋妹展开书信,给母亲朗读:
“亲爱的妈妈:你的身体还好吧?上次二妹来信说你的身体不是很好,有时咳嗽,还说胃病时常犯,你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操劳过度。
我现在还在安徽老板张青山的手下做活。他说我勤快,看得起我,工资已经开我600元一个月。还说下个月,等这栋楼架模结束,就让我去学挖机,不让我干室外最辛苦的木工活了,听他说开挖机可以开我一千块钱一个月。
只是要让我出学开挖机的学费。学挖机的学费是两千元,要我三个多月的工资。不过我想,一旦我的证到手,工资高,我拿两个月不上算,以后就好了。
张老板还说,只要开发商修房子,就一定要用挖机,只要学会,有本本,就不愁找不到事做,以后工资还会涨。他还表态,只要我愿意,就可以长期在他的手下干。
学费他愿意给我垫,让我以后干活来抵。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这儿工地一结束,我就去学。
今年我可能不回来过年,回来不划算,一趟车费就要五百多元。我来的时候是五百五十元,不知现在涨价没有,肯定不会少于五百五的。现在这个物价不会降,要我将近一个月的工资。一个来回一千多,实在没必要。
二妹和弟弟的身体也好吧?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降没有,给他们说,一定要努力,不能下降。我们农村孩子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虽然我现在出来打工,能够有一点收入,但是相当的苦。
上个月,因为忙赶工期,我连续两晚上没有睡觉,那天打砼柱(打现浇)的时候,一块模板被打爆掉下来,我去补。因为瞌睡绵绵的,一锤下去,没有砸到钉子,砸在我的左手大拇指上。”
读到这里,胡秋妹停住了。因为后边有两句话,被涂成了黑墨迹,不好辨认。她认真地辨识,开头三个字好像是“被砸破”,后边根本无法辨认。
“你哥的左手大拇指被砸了,什么情况?快给我说。为什么不读下去?”
胡秋妹妈妈见她没往下读,有些沉不住气了。
“没什么,我往下读。你听就是了。”
秋妹心里也有些担心,但人没在面前,不知详情,她抖了一下稿子,继续往下读:
“不过没事,几天就好了。现在我什么都好,你们什么不用担心。
我这次给你们寄1500块钱回来。本来我上个月就要寄的,但当时钱不够弟妹年后开校的书费,就推迟了一个月。这点钱应该够他们开校了,我是按上期的标准寄来的,上次弟弟要350元,二妹要1100元,估计就算涨了也够吧。
生活费暂时我手里还没有,等下个月领了工资,我一并寄来。假如家里暂时没有,就先借一点,或变卖一点东西。反正不要担心读书费用的问题,以后我会寄来的。
叫他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特别是二妹今年要高考,更要努力。
另外,妈妈的身体不好,该吃的药一定要买,记得按时吃。如果记性不好,可以将每天的药分成三次,每次一包,放在显眼的地方,这样就不搞忘了。
明天还要上班,我就写到这里。
儿子:胡春生X年X月X日。
署名后,还加了一句话:“另外,这次汇款和信同时寄出的,汇款单可能迟一些收到,你们记得早一些取,过年取钱的人多,拥挤,要小心。”
信读完了,钱寄来了,妈妈听完后,却没有半点高兴,她一直低着头,神情有些凝重。待胡秋妹将书信收好,她才自言自语:
“你哥的大拇指究竟砸个啥子样子哟,好没好哦?没得眼睛边边,看又看不到。”
“妈,信里不是说了吗?已经好了,没事了。你放心,哥说好了,就一定好了。妈,你想啊,人没好,又从哪里有钱寄过来?”
胡秋妹的安慰,母亲放下了心,她也是这样想,如果儿子的手有问题,就没有钱寄过来。
“等单子一到,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