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无所谓、无动于衷的样子。崔小文不懂事,当着大家的面问方正,为什么这么小就定亲。
方正在学校是体育委员,可在家却像一只小猫,不说话,只是略显尴尬的笑笑。
方正母亲有些坏笑地看了儿子一眼,又白了丈夫一眼。这时,坐在角落里有一个小姑娘突然大声说道:
“爹,你不是经常说要早点抱孙子吗?现在怎么不说话了?”
小女孩的话,惹得大家都笑了。现场没有刚才尴尬。
崔小文看这个小女孩,长得像方正,听她说话口音,对着方正爸爸叫爹。她有些不相信,这个头十岁的小女孩是方正的妹妹。
因为方正的父母看上去应该有五十好几了,还有这么一个小不点儿,实在让人想不明白。
这时,方大业威严地扫了一眼大家,将披在身上的黄军大衣衣领往前面扯两下,轻咳一声,用不容置喙的语气说道:
“不错,是我决定的。这个职高有啥子读头,他去也是混日子。现在已经混了三年了,你哥的成绩向来不好,如果不是这两年我的收入还可以,像别个人家,怕早就让他回来种地了。一二十岁了,还想读书?早栽秧,早打谷,早生儿子早享福。”
坐在人群后的方正母亲跟着插话:
“就是,不是你爸有门路,让你多学两个,一年要花三四千块。一般家庭早就让他回家了。你看,隔壁李二娃,还有你舅舅家老表陈松,一个二个结婚了,娃儿都喊得来老汉儿,打得到酱油了。”
“闭到,哪个让你讲话了?妇女家有你说话的地方啊?我说了算,方正高三一毕业就回来结婚。”
方正的爸爸突然暴怒,大声吼了他老婆几句,把崔小文和易诗吓了一跳,二人面面相觑。刚才还较正常的对话,气氛顿时有些紧张。
“一辈子就是这个样子,一家人只准你说,别人一句不敢说,没得个商量。哼!”方正妈赌气走了。
一直耷拉着脑袋的方正说话了:“我爸就是这个脾气,不关你们的事,你们不要见外生气。”
方正说话的时候,语气十分平静,这事好像没发生一样。这时,方正父亲好像也觉得不应该发这么大脾气,脸色缓和了许多,甚是爱怜地看了一眼方正说道:
“方正,明天要去的礼信,全部装好没?没装好,喊你妈给你弄好。”
“弄好了。”方正没有多余的话。
“这两个女娃娃,不是来看热闹吗?明天你们就和方正去耍一天,对方不得嫌弃的,我方大业和他们打了亲家,就是一家人。走,我们几亲戚去喝两杯,他们几个娃娃耍他们的。方正,晚上休息,你安排两个女娃娃睡你二姐的床铺。”
方大业将他的两个亲戚喊走了,屋里只剩下方正,他的妹妹,还有易诗和崔小文四个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通过了解,她们才知道,原来方正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大姐方小凤,二姐方小玲。大姐出嫁三十年,二姐也出嫁好几年了。
因为父母一直想要个男孩,大姐后,中间生了两个,夭折了,才生了二姐。二姐后,又生了两个,还是没喂长大,好不容易生了方正,大家像特别疼爱,全家人围着方正转。
后来,方正的父亲还想生一个儿子,真生了一个,却是个女儿。他便自作主张,将满月的女儿送人了。
再后来,又生了一个,还是女儿,他想送人,这回,方正妈死活不同意,这个最小的女儿才留了下来,就是方正现在十岁的妹妹。
妹妹出生时,父母已经四十九岁。今年,他的父母已经五十九岁了。
因为方大业一直强势,方正在他的强势和阴影下生活,因此,虽然方正看上去高大,性格却稍显懦弱,尤其是在爸爸的面前。
当然,正因为父亲强势,又有一定的经济头脑,方正一家的生活在当地算上乘,是当地的土老肥,方大业也成了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方大业一心要多生儿子,还有个原因。他家是三代单传,在他的身上,怕香火无继。现在他的问题解决,又怕在方正身上出现问题。何况他的年龄也不小了,只想在早日抱上孙子。
因此,他不管别人的说法看法,也不会征求方正的意见,便给方正相好了媳妇,方正一直很听话,没反对,当然反对也没有用。完全按照家里的安排,准备定亲结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