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信心的关键在于行动。
因为某些原因我停止摆摊了两天,若是按照之前的行动轨迹,我可能就会一直拖延下去,直至停止。之前在牛头山摆摊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终止了摆摊事业,原因很简单就是拖延,不想干这份吃苦又不赚钱的事情。
想要重新树立起摆摊的信心,对我来说不是很简单。因为过了两天按摩泡澡,躺着看手机的逍遥日子,我整个人都会习惯性躺在温柔乡中。想要走出舒适圈,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止想象,走出去。
今天到了出摊的时间,我依然躺在床上,刷着手机看着电影评说和讲解。我脑海中还在想,已经过了出摊的时间了,要不算了吧,明天再出摊。然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句话,想什么不重要,时间早晚也不是问题,行动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
于是抓住这一刻的瞬间,立刻起床去洗漱,调整好状态,及时出发。等我这一刻拿出手机记录,也不过是半个小时的事情。
我成功从舒适圈突围出去了,因为我开始用行动来克服拖延。
以前我认为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会产生行动。所以,我认为我需要找到一个值得我去奋斗的女人,然后才会开始想赚钱,最后才有可能会有些成就。我把行动的动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从来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但这一刻,我开始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有力量的,是可以自己产生驱动力的,不需要别人给我行动的理由。我觉得这是个成长。我希望在看到这篇短文的时候,你也可以感悟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端坐在马路旁,吹着渐冷的晚风,我紧了紧自己的羽绒服。看着前方川流不息的人群,我内心平静,并没有期待顾客的临门。在外人的理解中,摆摊是为了赚钱。我不否认,但是我理解的点在于,我可以做赚钱的事,但是不可以“想赚钱”。
想赚钱就会让自己产生压力,会时时刻刻因为没有生意而焦虑,会看着人流而陷入讨好的状态,会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所预期而失去信心。所以“想很多”是极其内耗的行为,并且这种内耗还没有太多的作用。
我这么说不是否认思考的作用,而是想说明正确思考是有用的,而胡思乱想却不是。
我们的行动其实就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想法,就像摆摊是为了赚钱,送礼物是为了表达喜欢一样简单明了。
在这一刻,我想到了谈恋爱的一个逻辑。我们在向女生做出关心行为的时候,其实对方就已经通过行为知道了你的想法,对方做出的行为反馈就是在告诉你她的决定。你送礼物,对方接受,潜意识就是接受了你这个人。这时候你就可以趁热打铁的邀约见面。对方做出的行为会告诉你,你在她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所以,聊天是一件很有必要的行为。这个行为在于产生联接。可以告诉你什么时候可以行动,什么时候该撤退。我不聊天的原因在于害怕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可是谈恋爱的基础是不是就是彼此了解。
其实,从你与对方接触的时候,对方就已经揣测出你的大致想法了,而你要做的不是隐藏,而是有态度。
什么是有态度,就是我有点喜欢你,但是我也要看到你对我也是喜欢的。你装不要紧,因为装是一种表达喜欢的行为。我们要的不是看对方怎么想,而是要看对方怎么做。
你会愿意相信一个与你聊天的人喜欢你,还是愿意相信一个不理你的人喜欢你。所以,我有很多想法都是错误的。
我可以表达喜欢的行为,没有必要去隐藏和过度保护自己。我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态度和原则。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对方做什么,我没有感受到对方对我表达喜欢的行为,那就是不喜欢。永远不要自我幻想,也不要过度解读对方,那样只会陷入上头的漩涡中。
我有一个多月没有去结识新的女生了,是因为我陷入了被抛弃的状态中。不是被女生抛弃,而是被上一份工作的老板抛弃。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因为我随时可以被取代和抛弃,不留一点情谊。正是这样的情绪影响了我对自己的信心。
我想要重拾信心,那么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行动。我很快就找到工作,并获得了认可,让我渐渐明白自己并不是没有价值的。现在冷静了,再去探究原因,对方觉得你不值那份工资。所以,你被劝退了。
人的价值,不是被其他人给定义的,而是自己行动创造的。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你创造的价值不尽相同。如何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多的收益,在于选择。
记录到这儿,我自己也停顿了一下,有一瞬间的东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