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光靠自己想获得生存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所以合作势在必行。
当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就可以发现,有些人比较好相处,朋友特别多。有些人喜欢独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大致可以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人类。
但今天我要说一个知识,那就是社会感。什么是社会感?人与人维系在一起,互相分工和合作就是社会感。这是人作为群体的需求。
而与社会感与之对应的便是,追求个人权利和优越感。这是人作为个体时的需求。
获得认可是个体最大的渴望。要想获得认可便会过度追求优越感和个人权利。而这便会诞生一种人性,爱慕虚荣。
虚荣无人可以彻底摆脱,没有哪个人可以超脱这种需求。但是我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虚荣有强有弱,这其中必然有一个牵制的东西,那便是社会感。
有些人喜欢回忆过去或者思考死亡相关的问题,其实是自我放逐,逃避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
有些人着眼于来世,是因为害怕接受自我价值暴露的考验。他们希望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拥有征服死亡和疾病的能力。成为“神”。
无论是逃避还是幻想,其本质都是社会责任感不强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有一种为群体发展壮大的责任和义务。逃避或者幻想都是不想承担责任的表现。
我们在焦虑的时候,会想要有人倾听和陪伴。从本质来说,我们希望有人听他号令,受他支配。这是一种不择手段向他人索取的方式。以此类推,恐惧也是,抑郁也是,伤心,愤怒等坏情绪都是。这些坏情绪传递出来的都是想要左右别人,从而获得个人权利和优越感的表现。
个人想要消除恐惧等坏情绪,只能将个人命运和整个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怎么理解呢?个人想要坦荡过一生,就要意识到自己属于整个人类的一部分,有意识的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害怕贫穷,但是我们是国家的一员,所以当我们真的贫穷的时候会得到国家中其他人员的帮助。那么伤害,恐惧,疾病,灾难,战争等不好的情况发生时,我们要明白整个人类都是一个整体,会有人来帮助我们。这有点像是崇拜上帝和祈求佛祖保佑一样。这些都是激发他人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来帮助我们。分工和合作其实就是为了更有效的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拿人际交往来举例子,我们总能从朋友的不幸中获得满足感,这是因为我们个体获得了权利和优越感。内心中会感觉比不幸的朋友地位高一等。那么在人际交往中给予快乐,就会促进群体和谐,从而共同成长壮大。内心中会感觉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
人生有三大问题需要思考,社会责任问题,(我与你或你们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职业和工作的关系,爱情和婚姻的关系。
社会责任问题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对人而言这是最重要的。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定位。围绕“我”而发展的关系就是属于我的社会结构。比如,我与同一家公司工作的其他人就是同事关系。我与公司就是劳动关系。我与公司同行业的人就是同行关系。我与公司所在的国家就是公民和国家的关系等等。
顺便说一句,职业和工作的关系就是社会分工的关系。爱情和婚姻的关系就是社会组织结构中最基础的合作关系。而无论是工作还是结婚都是社会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