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吗?除了半场的时候打了声招呼表示自己到了外,双方没有过多的接触。
第二天的报纸不出意料地报道了昨天的决赛,也提到了索菲亚一家的到场。小沃尔特的《泰晤士报》还是挺会说的,不仅仅介绍了赛事,更是大篇幅地介绍了这座建了好长时间的高山球场。因为这高山球场的主体部分,基本上都是用水泥建的,跟那平整的道路一个用料。
大致计算了一下,这座球场的花费不会低于30万英镑!咳咳,那其实还是能低一点的,毕竟水泥商人就是自己人。当然了,这点没必要往外说。其实也没低多少,人工费用给得足。
11月,夏洛特去世的日子。也4年了,真快。芒汀多大,她就去世多少年。可注定了,已经没多少人会记得她。伦敦还是热热闹闹的,偶尔来一场那两边之间的争斗。
后面的日子里,索菲亚又给整10万的车牌号亲自颁发了车牌,并免去了他近5年的过路费。12月,慰问了在建的皮卡迪利广场的工人们。会选这个,主要是因为近。
到了1822年,她就推掉了后面的事情。肚子已经很大了,就不冒险再出门。上了年纪的琼斯夫人早早地住进了附楼,她那几个已经出师的学徒们也在。“贴心伴侣”的店长助理成了店长,把人送过来后匆匆离开。对方很忙,索荷广场的小生意早就不够她忙碌,她现在在忙着对接海外的那些单子。近几年的生产线一直在升级,“贴心伴侣”的产品越做越好。
肯管家也是,他现在基本上不去圣詹姆斯街的俱乐部了,反而往“一号农场”跑。那里是培育斗鸡的场所,也是妮娜所在的地方。斗鸡的订单已经遍布英格兰,近年来在往外扩。一来一往接触多了,本来打算不结婚的肯管家把目光定在了妮娜的身上。
其实挺好的,妮娜40出头,而肯管家不到50岁。当然这主意还是要妮娜自己来定,外人干涉不了什么。就像是伊丽莎白·卡文迪许,虽然和西郊的那位结了婚,可一直没要孩子,大多数时间也住在附楼里。
嗯,附楼里的单身青年有点多了,除了凯瑟琳外,亨利和伊丽莎白也是。凯瑟琳寡居的姐姐没再婚也没搬走,在帮着处理公爵府内的事情。更长时间待在“一号农场”的小约翰等卡文迪许们,也一样单着。这么算下来,贝克和简,外面的莱拉和杰克等等,全部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