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被当时的议郎凉州人傅燮,当朝痛骂:“将司徒斩首,天下才会安定!”
后来傅燮战死,他的儿子傅干,如今在秘书监担任秘书郎。
......
韦端的话说到这里也正常,结果话口一转,开始抨击山东(太行山以东,代之中原地带)的世家大族。
说中原的士大夫们,好日子过的太多了。
于是就拉帮结派,相互吹嘘,你说他是王佐,他说你奇才。
实际上呢,高谈阔论,没啥能力。
他这个话,刘辩听起来也没毛病,所谓党锢之祸,难道全怪汉桓帝和汉灵帝么?
是这帮士大夫们公然违抗朝廷命令在先。
被处罚后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结成朋党,自命清流,鼓动太学生,议论纷纷,想挟裹天子。
这天子还能忍?
而且正如韦端所言,因为山东之地,承平日久。
世家大族又把控了举孝廉的权力,导致形成门阀的雏形。
如此一来,能上位的人,大多能力一般,不过有好家世罢了。
三辅之地,则因为豪族世家太多。
所以足够卷,足够卷的话,能人往往能上,庸人往往要下。
......
话是这个话,但你当着人的面喷,就有点不懂礼貌了。
荀彧身份高,谒者仆射又代表着天子,不好和你这言官对喷。
但戏志才这种白身,也就无所谓了。
你和他对喷,反而掉了身份。
这也是当年贵为万石三公的司徒崔烈,被一个小小的六百石议郎痛骂,却不会还嘴的原因。
好比如今的公司,一个小业务主管,骂公司总经理。
公司总经理会和他对喷么?
不但不对喷,连处理也不会处理。
因为大家的位置差的太多。
......
戏志才回怼的意思就是,就是因为你们三辅之地人多,周围胡羌多。
所以每年要靠着我们山东之地来供养你们。
你们吃我们的,喝我们的,还骂我们就不对了。
......
见天子笑了,韦端倒也笑了起来,道:“我现在是天子的议郎。”
这句话,可见韦端还是比较圆滑的,没有瞪着眼大骂,我先是天子的议郎,其次才是三辅人之类冠冕堂皇的话。
戏志才拱手作揖,道:“在下是山东的白身。”
“好吧,为了避免你们吵起来。
这样,戏志才,你就先做御史台的上计掾吧。”
刘辩笑着给戏志才封了官。
戏志才这人,历史记载很少,就是他也不太了解。
但短短的一些记载,还是说明了此人的能力。
“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
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
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其中的重点是,戏志才善于谋画,是郭嘉的前任,曹操甚是器重。
换种思路的话,是不是可以说明郭嘉是戏志才的备胎。
从而反推戏志才的牛逼。
“御史上计掾?”
卢植眉头微微皱起,天子最近一直在加大御史台的权力和范围,他也是知道的。
刘辩点点头,道:“是的,卢公。
如今天下纷乱,御史台不但要监察各地官员的不法之事,还要搜索各种情报。
而情报需要汇总整理,所以我意在御史台增加上计掾一职,收集整理全国的情报和官员不法信息。”
筹画谋士,并不是像小说中一样,满脑子阴谋诡计。
遇到事情了,一拍脑门,就有了奇思妙想。
实际上,他们就是要收集各种信息和情报,在其中发现对手的蛛丝马迹,进而做相应的预案和处理。
这个才是“谋士”应该做的事情。
和后世军队的参谋部以及信息部,属于高度重合。
“臣谢陛下,志才必效犬马之劳。”
戏志才跪拜行礼。
第一次见面,就被任命了如此重要的职务,而且天子专门为他发明官职,可见重视的程度。
至于韦端的安排,刘辩看向对方,道:“弘农太守一职,和凉州牧,甫休挑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