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有时间,最后还是没有更新.
之后找个时间吧。
今日,学校教育局的号召,根据教育局《关于组织线上观看《师·说》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组织学校的教师观看了《师·说》的网络直播。
《师·说》作为广州推出的节目,现场观看对于我们龙岩市的老师来说,大概是比较有困难的,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事情。但是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从网络直播之中,我们还是能够学习到非常多的知识。
首先就是来自各位演讲老师的干货满满的演讲和有条有理的言谈带给我的深深触动。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原来在广州,已经有了相当先进的教育资源平台能够推荐给教师,原来在广州,也有了课堂教学大数据的诊断报告等等先进的数据能够帮助新教师获得提升。当我们还在进行师徒结对、评课会等等老旧的形式进行学习和提升的时候,广州就已经能够用无数的先进科技支撑起青年教师的成长了。也许我对大数据等仍旧心里存在着些许的疑虑,无法想象大数据的报告是否真的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但这种不在历史的成绩单上躺平的精神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也确实开拓了我的视野。而这样的演说,仅仅只是一个老师的一家之言,还不是其他老师能够给我的影响。
可以说,在这次的学习当中,我汲取了各个教师演说之中的多重营养,真的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知识。
而最让我有感触的,还是创新引航人程介明老师讲述的一个故事。
本次的《师·说》主题为“爱与创新”,程介明先生就介绍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故事其实非常小,就是一个校长为一个缺少了父母关爱的孩子钉上了纽扣的小事而已。但是程介明老师从这个孩子日后的成就以及对这个校长的感念,告诉了我们一个理念——我们的教育关怀应该是出于我们教育的初心,是出自我们对孩子的爱,而不是充满了功利或者是或有意或无意的设计。“真正的教育关怀,不是设计,而是真情流露”,这个观念,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
身为一个班主任,很多时候,我都在面临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问题,我们班上虽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也可以说得上是小问题不断。面对一些即时的问题,很多时候,其实就像是故事中的校长一样,是根本没有心思去设计应该如何去德育学生的,只能够靠自己的初心,靠自己对学生的理解以及关心,用自己的爱和威仪来让解决问题。但是我做这些事情,完全就是处于临场的反应,更多的仅仅只是想要赶紧解决完班上的问题,让班级重新恢复表面上看起来相当和谐的状态。同样都是临场反应,但是我反思己身,觉得自己的临场反应实际上是不如人的。确实很多时候,看到学生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关心他,但是我还需要反思一下,这种关心是不是落到了实处,是不是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关心。最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对学生足够关心,真正怀着教育的初心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