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开始吃早饭了,乡村土灶台熬出的小米那是真香,搭配着几个小菜,范进一口气吃了两碗,小肚子涨的鼓鼓的,惹的刘氏笑骂到他上辈子没吃过饱饭。
吃完早饭,范为民和刘氏都去田地里干活了,由于范进心理年龄都几十岁的人了,也懒得和其他小孩四处玩耍,就一个人待在家里,闲着无聊就开始思考下午的事,也不知道老夫子会问哪些问题,于是按照前世看过的科举小说中的情景,着重在为什么要读书,读过什么书,如何理解三方面做些准备。
下午,刘氏用清水给范进洗了脸,帮他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不由夸道:“不错,我儿子真帅气,将来还不知道迷死多少大家闺秀,待会去见老夫子要好好表现哦。”
“娘,知道了,放心吧,在家等进儿好消息”范进害羞的答道,说完就牵着老爹的手往外走去。
走在路上,范为民说道:“进儿,距离私塾还有几里路,我给你说一说老夫子和私塾的事,你听一听,万一能用得上,这也是问你大伯的。”
“好,谢谢爹,儿子听着呢。”
“老夫子原名范以礼,举人出生,家境贫寒,曾是朝廷的五品御史,因性情耿直,不满当朝相国高士奇结党营私、贪污腐败,随风闻上奏,后被康熙当庭训斥,一气之下上奏朝廷,称病告老还乡了。听说当今四皇子不忍其过于清贫,随赠银500两帮助其安享晚年,这事还在外面传成了佳话。”
随后又道:“私塾坐落在镇上东面山上,是众多乡绅自发捐银捐地修建的,听说隔壁张员外一口气捐了1000两,在当时都造成极大的轰动。你大伯还说私塾在东面寓意着紫气东来,上面的建筑布局仿照老鹰的形状修建的,寓意展翅高飞,这都是好的寓意嘞。私塾建立到现在,短短几年,已经出了好多童生、秀才,甚至还出了几个举人老爷,很多人都争着抢着送小辈来读书,可惜老夫子每年招收的人数都是固定的,而且还要经过他考核。”
边走边说,不一会儿就到了私塾山下,老爹再次叮嘱说:“进儿,老夫子德高望重,性情直率,待会万不可随意说话,切记不能冲撞老夫子。”
“知道了爹,事关紧要,孩儿不会鲁莽的。”
范进从山下往上看去,私塾环境极为清幽,山下栅栏环绕,中间古朴的石阶蜿蜒曲折向上,两边古树郁郁葱葱,山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时不时从中传出阵阵读书声,范进心想这才是自己向往的读书场所。
父子俩沿着台阶一路向上,很快就站在私塾门前,这时一位青衣仆人上前道:“贵客,你们从哪里来的,到私塾所谓何事?”
“小哥,你好,我们是白庙村人,范秀才是我兄长,来此求见老夫子,希望老夫子能收下小儿在这读书。”
“好的,你们先稍等一会,我去禀告老爷。”说完青衣仆人向院内走去,一转眼就不见了身影。
不一会,小厮从院中走来,后面跟随一个书生打扮的老者,老者饱经沧桑,虽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但面容慈祥可亲,走起路来依然精气神十足。
青衣仆人道:“两位贵客,这就是我家老爷,也是你们口中的老夫子。”
范为民赶紧说道:“白庙村范为民携犬子范进,拜见老夫子。”说完还拉着范进深深鞠了一个躬。
“快快请起,不用行如此大礼,你们来意我也知晓,但是私塾的规矩不能破,想入私塾读书还是要经过考核,想必范秀才也和你们提起过。”
“老夫子,麻烦您老了,我们定不会坏了您的规矩,家兄也托我给您问好,说有空一定亲自登门看望。”
说完将身边的腊肉和包装好的海鲜递了上来,老夫子看了一眼青衣仆人,青衣小哥立马上前接住。
随后老夫子笑道:“好,好,不用如此客气,能否进来读书,主要靠孩子自己,你们先随阿福去隔壁会客室稍等,我随后就来。”
紧接着对范进说道:“孩子,不要紧张,你好好准备一番,待会老夫我有几个问题要考考你。”说完老夫子就先告辞了,这时仆人阿福上前道:“两位贵客,请随我来”。
父子俩跟随着阿福沿着过道,穿过凉亭,来到会客室,只见阿福倒了两杯茶,说道:“两位贵客稍等,老爷一会就到,”随后退出了会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