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老太太,恭喜二姑娘三姑娘,真正是大喜了。老爷与李家定好在六月十三与二姑娘同时下定,咱家可真是要办喜事了。”
老太太笑道:“好,好,如今双喜临门,快叫人去置办两桌酒菜来,晚上我们也要好好乐一乐。”
探春算着自己刚过了十二岁生日,现在下了定虽然能放个心,以后却是出不得门了。不过她穿过来十来年,除了去东府,出门的次数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了,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她以前想的好好的,觉得依着这时候的习惯,婚事她自己做不了主就干脆不去多想,现在事到临头,心里却又忐忑起来。这时候可没有离婚一说的,下堂妇与寡妇的日子可都不好过,以后一辈子要过的幸福,她还是少不了得巴结公婆,讨好丈夫。
尤其这时候女人的地位与娘家和嫁妆都有很大关系,贾府靠不靠的住实在难说,这嫁妆她可不相信王夫人会舍得出多丰厚,只怕将来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人生在世,也只能熬罢了,这个道理她从上辈子就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还是打广告,
40戏
到了晚上,王熙凤把一些都处理妥当了,便来请老太太入园:“如今天气热了,正好在园子里摆酒,又凉爽又能看看风景,带着我也享受享受。”
老太太笑道:“摆在哪一处?”
“在藕香榭,河里的水清亮,河边又种了艾草,不怕有蚊虫。我们坐在河当中亭子里吃酒,叫戏班隔着竹桥演唱,岂不享受?”
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可惜今儿是初五,若是月圆时就更好了。”
王熙凤一边扶了老太太就走,一边笑道:“等月圆的时候我请老太太吃酒好了,到时也摆在园子里,不是中秋也能赏月嘛。”
虽然探春对看戏没兴趣,但她在看到宝钗与黛玉时,还是点了一出。家里其实都知道她不爱看戏的,所以对她随便点的一出《游园》也没什么表示,只是老太太微微皱了皱眉,向王熙凤道:“以后这戏折子做成两本,姑娘们看的就不要把这些戏目放上去了。”
这时对面已经唱起来了,探春便装作没听见老太太的话,全神贯注地听戏。待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几句时,她向黛玉笑道:“我一向不爱听戏,今儿才知道原来戏文里也有好句。”只可惜宝钗大概是心里尴尬,托病没有来,不然也让她长长见识,让她也知道这《西厢记》与《牡丹亭》其实是戏,不是小说。不过这时候也不知道黛玉与宝玉看过那些书了没,说来奇怪,那西厢既然作为戏可以随便唱,为什么书又要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