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官员发如果发现一些有才能的人,就往上推荐。
用现代的话来讲,“自荐”大概相当于找工作的人四处投简历,“征辟”是用工单位发招聘信息,“察举”是猎头发现有才能的人,推荐给需要的用人单位。
这些办法听起来不错,好像跟现代找工作、招聘没什么区别,但是因为国情不同,差别就大了去了。
因为这些做官通道,在大夏的社会条件下,基本上只是“父死子继”之外的一小部分补充。
不管是“自荐”、“征辟“还是”察举”,都是很罕见的事情,尤其是前两种,出现的几率更是少之又少。
毕竟学习的道路被垄断,又有多少人能走狗屎运,会学到东西,从而变得有才能呢?
至于后面的“察举”,最开始出现的时候,用意很好,只是“屁股决定脑袋”,如果这个所谓的“猎头”本身就是上层贵族呢?
他怎么可能允许下层人,来跟他他们抢位置?举荐来举荐去,举荐的人不是和他们一样的人,就是最终会加入他们的那些人。
当国家的官员全是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世家贵族时,帝王有能力压制的住还好,如果没能力,最终只能任由这些世家贵族欺骗摆弄。
而科举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会打破这种由世家贵族垄断的学习和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