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上升渠道被垄断的局面,相当于在挖世家贵族赖以生存、保持与众不同和高贵身份的根基。
他们不傻,又不是都混吃等死,没有远见,怎么可能一点儿反应没有。
那些世家贵族本来打算找人破坏造纸、印刷工坊,从而破坏科举,后来经过调查,放弃了那个计划。
一来两个工坊看守森严,他们很难全部破坏,二来破坏了又能怎样,难道不能再建了?
除非他们把工坊里面的工匠,以及会那些技术的人一个不留地消灭,否则那些工坊很快就能再次出现。
这个办法不行,他们只能想其他办法,比如抹黑报纸,让百姓抵触,拉拢其他人共同抵制科举等。
可那些办法收效甚微,百姓们大字不识一箩筐,对于科举之事根本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报纸上有什么好看的故事,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可以看。
这是他们好不容易才有的新的消遣方式,怎么可能去抵制,要不是钱财不够,恨不得每份报纸都买上十份八份,就不怕看的次数太多,而被弄坏。
至于拉拢的人,看似很多却没有什么特别有地位、有能力的,忙活半天也没有人想出来行之有效的办法。
挣扎到最后,眼看科举的宣传已经开始,很快要施行下去,那些世家贵族一咬牙、一跺脚,干脆剑走偏锋,决定干个大的。
就算姜团再低调,也无法掩盖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
这不是夸张,是事实。他弄出来的东西太多,不管他和别人怎样掩盖,总有一些会被察觉。
察觉的多了,谁还不知道他对整个大夏来说很重要?
而且就算没有泄露出任何消息,大家又不是傻子。
那些一看就超过了时代的成熟产物,绝不是他们这种按部就班发展的王朝能弄出来的,稍微想一想就能知道,肯定跟姜团有关系。
那些世家贵族思考过后,认为既然无法把那些已经出现的东西毁灭,就干脆直接把弄出来的人给消灭。
当然,想是这样想,他们却没有着急下手。
主要是上次那些世家世家贵族,在大夏之外的地方都没把人弄死,现在想要在大夏之内,甚至是都城动手,没有周密的计划,不仅不会成功,还会把他们自己给搭进去。
就在他们抓耳挠腮地想办法时,姜启的那四个蠢弟弟竟然要出手。
知道这事的时候,那些世家贵族差点儿大笑三声,什么叫命不该绝,或许这就是吧!
不过有了之前被拒绝的事情,他们知道,那四个蠢货非常不靠谱,靠对方成不了事,但是可以跟在对方身后寻找机会。
就在这些世家贵族寻找机会时,偶然发现,不仅他们在盯着那四个蠢货,还有一波人也在盯着。
还没等他们考虑清楚,另外一波人的出现会不会影响计划时,对方发现他们后,竟然主动找上了门。
经过接触他们才知道,原来那波人是匈奴人,还是来自卜城的匈奴人。
卜城是匈奴离大夏最近的一个城镇,原本那里和匈奴其他地方一样,是个最普通的部族。
算是本身有能力,也算是时势造英雄。
现任卜城城主卜湖,利用自己优秀的商业头脑,抓住地区优势和时代机遇,让卜城成了除天龙城之外,匈奴最大的城镇,更成了匈奴、大夏以及其他一些地方进行贸易的重要地点。
后来,姜团到这个位面,事情发生了改变。
他的到来,对大夏来说是天大的金手指,对于一些国家的一些人来说,就是巨大的灾难。
最开始卜湖看到精盐和茶叶之后,以为这是卜城的新机遇,为了那些东西,他自大的把认为没什么用的鹰山送给了大夏。
这一送,就成了卜城衰落的开端。
鹰山不仅让大夏有了座储量丰富的煤矿,让大夏在匈奴那边埋下一颗钉子,还让系统收集到足够的能量,避免了大夏继承人半路夭折的命运。
有了那些收获,大夏这边才高速发展起来,各种新东西不停地出现,互市迅速开了起来,
如果新的东西,卜湖挺乐意看到,那互市的出现他绝对是深恶痛绝。
因为有了互市,商队也好,其他的人也好,都不愿意再到卜城来交易,他们少了很大一部分收益。
其实这不怪那些商队和零散的商人喜新厌旧,毕竟谁会放着商品更多、交易更公平、税收更少的互市不选,而选择一不小心就会被刮一层皮的卜城呢?
然而卜湖不会反思,更不会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错。
他只知道是互市的出现让卜城蒙受了很大损失,便下定决心把互市搅黄,顺便让大夏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