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或勇敢、或坚强、或在努力自我救赎的女子,都让姜团很难视而不见,非常想为她们做些什么。
除了这些女子之外,还有孤儿院里的那些女孩儿们。
姜启养的时候一视同仁,凭什么走出孤儿院之后,大家便有了三六九等,女孩儿们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
姜启承认自己确实有些被姜团说服了,而且不考虑其他,大夏现在真的很缺人。
不过这事不能一蹴而就,要慎重再慎重,因为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大夏好不容易出现的稳定局面,可能会直接被破坏。
“好,朕知道了。只是这事不能以朕的名义来进行,更不能说是给那些女子自由和权利。
否则立刻会引起别人的警惕之心。”
“陛下,我知道。
我都想好了,这事最好由皇后娘娘牵头,宫里的其他妃子做辅助,再以献爱心、做慈善等名头,联合世家贵族的女子们,大家一起进行。
等时机成熟,等女子们做的这些事有了效果,轻易不可被替代的时候,才能进行下一步。”
见姜团没有急于求成,姜启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件事暂时商议完,之后操作方面则需要再找其他人认真完善。
见姜启没有什么要说的,姜团本打算离开,说了这么久的话,他口干舌燥,肚子咕咕叫,急需要补充能量。
只是就在他要离开时,姜启又说了一件事。
“朕要给兰征写信,你有什么想带的么?”
你们一个是大夏的皇帝,一个是匈奴的单于,写的信肯定全是国家大事,他有什么可说的?
姜团刚冒出来这个想法,突然就发现自己傻了。
其他事情和自己没关系,这次被刺杀的事情可是跟自己关系大了,尤其是刺杀的其中一方还是匈奴那边的,确实有必要写封信告知兰征一下。
“陛下,这事你看的处理,我没有意见。再说,我相信兰征的为人,不至于包庇那些人。”
姜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姜团这才起身离开。
等回到自己的宫殿,他先让宁铃给自己准备了丰富的饭食。
出去了一趟,担惊受怕的,又费了很多脑细胞说服姜启,他现在觉得自己饿的能吞下一头牛。
当然,真吞下一头牛,不太可能,不过他确实是吃了不少,吃到最后,宁铃都忍不住劝说,他才放下碗筷。
吃饱喝足,姜团躺在摇椅上消食,顺便跟宁铃聊着天。
“宁铃,我们认识这么长时间,都不知道你会武功。”
“回王爷,是义父教的。奴婢能伺候王爷,也跟这个有关系。平常王爷身边一直有其他人保护,用不到奴婢,这次算是意外。
不过奴婢学艺不精,倘若能够再厉害些,也不用两只神兽出手,更不会让王爷受到惊吓。”
说到这里,宁铃愧疚、自责地跪了下去。
“赶紧起来,这怎么能是你的错呢?你已经很厉害了。”
怕宁铃再次下跪,姜团说完这两句,赶紧转移话题。
“你说你读书识字,武功又好,跟在我身边浪费了,你要是有其他的追求可以说出来,我会尽量帮你实现。”
姜团非常爱惜人才,尤其有了今天跟姜启的那场谈话之后,他是真觉得大夏的人才太少。
像宁铃这种绝对属于人才的人,应该好好用起来,不应该天天守在他身边,实在是太浪费。
然而等说完之后,就听咚的一声响,宁铃又跪到地上,非常惊慌地说道:“王爷要是认为奴婢哪里做的不好,尽管罚,别把奴婢赶走。”
自己什么时候要赶人了?他一点儿这个意思都没有啊!
姜团非常无奈,赶紧起身,亲自把宁铃扶起来。
“我没有想把你赶走的意思,也不是觉得你哪里不好。而是认为你很厉害,跟着我太委屈,你应该像其他人一样,依靠自己的才华做出一番事业。”
知道姜团的用意,宁铃放下心来,直接回道:“王爷,留在您身边伺候,奴婢一点儿都不委屈,还觉得是件很荣幸的事情。”
这话,宁铃说的真心实意,他真真切切地认为,留在姜团身边就是件很了不起、很荣幸的事情。
不说对方奇特的来历,就说对方拿出来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对大夏,对黎民百姓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不管是陛下、义父的要求,还是他亲眼看到过的那些东西,都在告诉他,姜团很重要,哪怕他粉身碎骨也不能让对方受到一点儿伤害。
于是他努力练武,努力学习学习其他东西。
哪怕由于他的王爷太有自知之明,太懂得配合,也太懒了,学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