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这就要离开了吗?不再多看一看、转一转?”
姜团见跟他说话的是刘青河,一点儿没多想,以为对方只是热情好客,对每个来到村子的人都会问两句。
“天气不早,是要走了,感谢贵村的招待。”
“招待算不上,先生别嫌弃就好。”
“不嫌弃,怎么会嫌弃。
贵村的东西很好人更好,只要保持下去,以后大家都会过上好日子的。”
姜团发誓,自己说这话,跟之前鼓励夏树时一样,仅仅是包含了夸赞和鼓励,没有任何其他想法。
然而他不知道,他太特殊了,特殊到刘青河见了之后,很久都没忘记,等夏树回来还说了。
夏树是见过姜团的人,一下子就能确定,对方就是那个传说中跟着仙人修行过的福王。
听到自己见的,和自己柔声说话,夸奖村子的年轻人,就是福王时,刘青河瞬间不淡定了。
这是什么?
这就好比,一个平常只会在七点新闻中看到的大人物,突然来到一个小村子里微服私访,表扬了这里。
现代人遇到这种事,都会激动个一年半载,说不定还会当成一辈子的谈资,更何况这是在大夏,姜团又被人为的加上了很多光环。
刘青河的激动心情,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好不容易冷静下来,他想到姜团说的话,想到对方说他们村子很好,以后会更好,他瞬间有种亲眼见到,神灵给自己村子降下福运的感觉。
那样一个如仙般的人物,说他们村里以后会更好,就一定能好!
发生了这样一件,对村子来说无比重要的事情,刘青河没有瞒着,直接告诉了村里人。
村里人听说之后,简直比他们的里正还要激动,立刻决定,这事不能就这样过去,必须做些什么。
大夏人见的太少、想法太少了,像这种事情,落云村人能想到只有祭祀、建造神庙和雕像。
不过这想法在夏树知道后,马上被否决。
他现在已经不单单是这个偏远小山村的村民,更是考中科举,跟着皇子办公的官员,一些事自然也就慢慢知道了。
比如他从六皇子口中得知,福王虽然来历非凡,却不愿意别人以他的名义行神鬼之事。
如果他们村要给对方建庙、修像,必会让对方不快,反而得不偿失。
知道没办法给福王建神庙、造雕像,落云村的村民很遗憾,有种激动的心情无法发泄,受到的恩赐无法报答的憋屈感。
想来想去,最终他们决定再雕刻一版新的神龙。
是的,没有听错,在第三版神龙雕像刚刚完成的情况下,落云村的村民们就打算雕刻第四版了。
第四版的神龙雕像,在延续第三版神龙雕像的大致形态上,他们打算给神龙的头顶,加一颗带有福字的珠子。
他们觉得,既然不能直接雕刻福王的雕像,就用一颗带有“福”字的珠子代替,这总行了吧!
再者,姜团给人的感觉太纯净(太傻???)了,气质太不同了。
这让见过他的大夏村人都觉得,对方或许不是什么神龙的使者,应该是另外的仙者,再想的大逆不道一点,对方说不定是比神龙更厉害的仙者,也不无可能。
于是,就有了在龙头上放珠子的想法。
落云村的村民在做这个决定时不知道,他们这第四版的神龙,将会成为最终版的神龙形象,再没改过。
而且随着他们村子的发展壮大,随着来到村子的人越来越多,从村里出去的名人越来越多,那个神龙雕像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最终成为民间很喜欢的一版神龙形象。
就连以后的王朝,都承认这个版本的神龙形象,算是官方认定的形象之一。
又因为这个神龙形象比较慈善,头上的“福”字寓意又好,让它不仅成了有钱人造景观时最常用的形象之一,后来还被制作成年画,成了逢年过节,家家烘托气氛的必备装饰品。
不知道是不知道,要是知道了,落云村的村民们估计自豪坏了。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有多少村子,能在历史上留下个只言片语,他们村子却做到了!
而姜团要是知道了,估计会更无语。
哪怕不是他本人,哪怕只是姜启给的一个封号,就这样被雕刻在神龙头上,逢年过节,还会被人买回去贴在家里,他都尴尬到要用脚趾扣出座宫殿了。
事情怎么能离谱到那种程度呢?
完全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的姜团,从落云村离开,回到皇宫,休息了几天之后,那种想出门的心情,竟然还未消下去。
反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