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爷爷和姜以橙送走他们,关上院门,就瘫在了椅子上。
姜奶奶飞快的下了两碗肉丝面,端了一碟小咸菜出来。
两人端起碗就狼吞虎咽,姜奶奶心疼的一个劲的直呼:慢点吃,慢点吃,锅里还有。
这么大一碗面下肚,姜以橙直接撑了,但是还是不想起来活动,她今天走的路实在太多了。
姜爷爷直接吃了两碗才停下来,他也舒服的靠在椅背上休息。
姜奶奶手脚麻利的把碗筷收了,就打听他们今天怎么这么晚回来?
姜爷爷简短的说了今天的事,不过没有提助人的事,末了还说了他们回来时的计划。
“我看这竹筐直接在村里买,我们这几天赶紧把水果都摘下来。争取早点送过去,免得生了变化。”
“奶奶,这个倒是不担心,我们签了合同的。”
“啥合同?”
姜奶奶有些不明白,姜爷爷便给她解释了意思。
“还是读书重要,橙橙,你给得好好学。”
今天太累了,姜以橙也不管老两口,看了看熟睡的安安,直接简单洗漱了就上床睡觉了。
晚上姜爷爷和姜奶奶提了工作名额的事,她也没什么意见。两家一直处的好,儿子出去的这几年也多亏他们关照,给个工作机会也没什么。
这是因为她知道今天他们出去赚了五百多块钱,还有个差不多八九百块钱的订单,一下子觉得财大气粗起来。
第二天,姜以橙觉得小腿有些隐隐的疼,便在床上多赖了一会儿。
起床时,家里人早已吃了早饭,这会安安正精神着,奶奶正抱着他看公鸡。
看见她起来,满脸笑意的走过来。
“锅里有跟你炖的鸡蛋羹,还有两个菜包子。”
“我这就去拿。怎么没看见爷爷?”
“他吃了早饭就出去收竹筐去了,过一会儿应该就回来了。”
姜奶奶抱着安安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姜以橙说话,安安看着姜以橙吃饭,眼神渴望,总是朝她这边看,那小模样把两人笑的不行。
吃过早饭,姜以橙抱着安安逗他玩了一会儿,她爷爷挑着一大摞竹筐回来。
“那药我已经送过去了,池垣问你哪天开始去学习?”
“就从今天开始吧!白天我和你们摘水果,到下午我再过去。”
“嗯!我今天去村里相对困难的家里收了上十个竹筐。我觉着这点怕是不够,我又让他们编好了我来收。”
“编这个怕是费时间吧?多找几家。”
“嗯,这个编倒是简单,就是慢,一天能编两个。”
“那就先这样吧,反正还有时间,大不了到时候再想别的办法。”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看着安安开始打哈欠,姜奶奶过来把他哄睡着。
姜以橙突然想起来阿芳给他们的东西还没看,她刚把背篓拿出来,就听到门口有脚步声。
“二弟,你昨天说有什么好事,害我想了一夜没睡好。”
大爷爷和大奶奶上门来了。
“小三呢?”
“这开学了,他反正在家没事,孩子们就由他天天接送,这会儿应该快到家了吧!怎么突然问起他?”
“我们昨天去县里帮了别人一个忙,人家给了我一个临时工的工作名额,我打算给他,看他想不想去?”
“他二叔,这真是太好了。这种好事怎么不要?总好过在地里刨食。”
姜大奶奶喜出望外,都有些激动起来。
“只是临时工工资不高,一个月只有18.5。不过干时间长了,应该有转正的机会。”
“那也可以啊!就我们一个月还攒不到几块钱呢!这工作在哪?”
姜大奶奶兴致勃勃,就想问清楚些。
“是县里的纺织厂,不过得等半个月后才行。”
“一个临时工差不多要三百块钱,我们先给你一半,另一半让他发了工资慢慢还你。”
姜大爷爷也不想拒绝,他二弟不去,不如便宜他们。
“不用那么多,就给一百块吧!反正也是别人送的。”
姜爷爷怕他们再追问别的,轻描淡写的想结束这个话题。
“你们不要我就卖给别人!”
“要!他小叔,我们就厚着脸皮占你们便宜了。”
姜大奶奶怕大爷爷说出反对的话,拉住他的胳膊抢过话题。
“行,那就这样。对了,我在县里接了个活,收竹筐。大哥要是感兴趣也可以编,我是按一毛钱两个收的。”
“要的,要的。老头子,我也帮你弄,就当是给孙子买零嘴的钱。反正你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