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从斜月三星洞开始 > 第三十四章 扬名

第三十四章 扬名

知府衙门!

马俊升询问过钱塘江大潮的事情,得知百姓无事,便也放下心来。

“贤侄救下杭城百姓,我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许仁远是秀才身,今年即将考取举人,我可以出点棉薄之力。”

这是想要进行利益置换!

救下杭城百姓的活命之恩,在他的操作下,或许就会变成他大仁大义感动苍天,请到仙人出手斩妖。

或者是他想要交好自己,方便日后帮他办事。

前者也好,后者也罢!

若是许仁远得到举人身份,答应许松之事,便算是了结大半,等三年期满,自可离开。

“多谢知府大人。”

王旭没有拒绝,行走于红尘,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有的是贵人。

有的是朋友。

更多的是过客!

“贤侄不必这么生分,我儿与你年岁相仿,娇蓉称我为伯父,你不妨也与她一样称我为伯父。”马俊升想拉近两人间的关系,故意亲近。

王旭要在杭城生活三年,难保这三年间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知府是杭城最大的,一声伯父能避免很多麻烦,“伯父”

“好好好。”马俊升连道三个好字。

一个在六七岁年纪就能修道有成的道士,背后肯定有强大的师门。

如今跟他攀上关系,有百利而无一害。

“我听娇蓉说,她跟着你学习文字。”

“我儿马文才与娇蓉差不多大,是否有幸能拜入贤侄门下,识文断字。”

读书识字只是借口,最好是能学些道术护身。

若是马文才修道有成,成年后的仕途会更加顺利些。

“我所学皆是道藏与佛藏,对于儒家之道并不熟悉,娇蓉大都是许先生亲自教导。”

“伯父的公子,可以跟许先生学习。”

王旭不想家里太过吵闹,选择拒绝此事。

至于马俊升和马文才,与梁祝故事相似的名字,也只当是相似。

哪怕是真的,也不会有太多惊讶。

因为白蛇传与梁祝最早的记载就是在唐代。

后世只是完善了这两个故事,并加以推广,才能为人熟知。

“仁远的文采我也有所耳闻,明日我就亲自带我儿去找仁远拜师。”

“日后我儿跟贤侄讨教时,还请贤侄不吝赐教。”

道不轻传!

这是世上流传甚广的一句话!

马俊升觉得此事急不得,何况王旭的家就在许仁远家隔壁,文才日后学习之余也可以多去走动。

等日后熟悉起来,或许就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道术。

如果能拜入王旭所在的师门,那就是最好的。

“自无不可。”别人都把话说到这份上,王旭也没有再拒绝。

何况教或不教皆在于己,实在不行就给马俊升的儿子几本道经,让他先研究再说。

“这是我的令牌,日后若是有难,不必通传,可直入知府衙门。”

马俊升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亲自递出了令牌。

“多谢伯父。”王旭起身接过令牌,随意的扔进纳袋。

“贤侄斩妖除魔,今日就在我府上用膳吧。”马俊升拉住王旭的手臂,脸上流露出笑意。

“我与娇蓉出来多时,又遇到钱塘江妖患。”

“许夫人如今身孕在身,受不得惊吓,现在需要尽快回去报平安。”王旭说道。

马俊升闻言,也不好留他,便松开手,笑道:“是我唐突,日后再邀贤侄与仁远过来饮宴。”

王旭带着许娇蓉告辞离开,撑着伞往许宅而去。

马俊升看到着王旭离开的背影,心里感慨不已。

小小年纪就不卑不亢,做事进退有据,条理分明,若是为官必然不会差。

“老爷,您真的要让少爷跟许会仁远那穷酸秀才识文断字。”马户觉得一个小小的道士不值得下这么大的投资。

“你觉得我应该如何做?”马俊升面无表情的问道。

马户小心翼翼的观察他的面色,慢慢的说道:“我们只需表面上照顾下许仁远,如果他不能中举,就是他学识不足。”

“至于这位小道长,年龄尚幼,心智肯定不成熟,修道之人五弊三缺,酒色财气,他肯定会沾一样。”

马俊升觉得马户的话有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