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伟栽把陈家林刚才看了修改意见后,立即要改稿的事情说了,然后用手指了指陈家林的背影,感慨道:“这小子每每做事情,都让我大吃一惊啊,想不到他有这样捷才,我完全没想到。”
“不可能吧?”
朱胜昌听得一脸愕然,随即直接朝办公室里走,一边走一边说:“不行,我得看看去。”
孟伟栽拦都拦不住,只能跟在朱胜昌的身后,一起走进办公室。
两个人都来到陈家林的身后,默默看起来。
陈家林也不知道注意到他们没有,反正没有回头看,仍然保持着非常快的速度,不断写着。
那一段又一段的文字落在稿纸上,条理清晰,文笔上也完全没有问题。
看了一阵,朱胜昌抬起头,看了孟伟栽一眼。
两人心领神会的一起又出了办公室。
朱胜昌把门带上,才说:“看来真的是在改稿,都是我们按照我们的修改意见来的。”
“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
孟伟栽摸了摸下巴,再次发出感慨:“像这样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见。”
朱胜昌算是表示同意的点点头,又说:“不错不错,这一次算是挖到好苗子了,才这个年纪,将来指不定会走到哪一步呢。”
然后,两人就坐在办公室外,一边闲聊,一边等着。
他们的动静,渐渐引起了编辑部其他编辑的注意,有人忍不住过来问了一句,随即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很快的,整個编辑部的人都知道了,陈家林拿到他们编辑部的修改意见后,竟当场就在孟伟栽的办公室里改起了稿。
一时半会能改得完吗?
要知道这可是二十五万字的长篇呢,开什么玩笑?
其他作家改稿,即使只是短篇,哪个不是要住在招待所里改上一段时间?
哪有当场改的?这到底行不行啊?
像陈家林的做法,众人简直闻所未闻,走过路过时不禁都要朝着办公室里瞟一眼,算是看个新鲜事。
过了没多久,就连《人民文学》编辑部那边也有人听到了消息,跑过来看热闹。
“他就是陈家林?说是当场改稿,还是长篇,真的吗?”
“你自己看啊,他就在里面。”
“啧,这……这有点不可能吧?”
“他在里面已经两个多小时了,老孟和老朱都进去看过,都说是在认真改,不是应付事儿。”
听见这话,《人民文学》的编辑看了一眼正在办公室外坐着喝茶的孟伟栽和朱胜昌,点点头,不问什么了。
又过一会儿,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人顶着一副眼镜,走了进来。
“老王,你怎么也来了?”
朱胜昌看了那人一眼,笑着招呼一声。
孟伟栽也扭头去看,发现来人是王濛,顿时拍了拍身边的椅子:“坐下喝会儿茶。”
王濛先朝着办公室里看一眼,然后才坐下:“我听说你们这里出了件稀罕事儿,特地过来瞧瞧热闹。”
孟伟栽嘿嘿一笑:“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就帮忙看看,指不定这事儿放到日后,又是一段文坛佳话。”
“嗯,要是他真当场把稿子改出来,这样的文思我当年只在郭老身上看到过。”
王濛端起茶杯喝茶,嘴里轻声说道。
朱胜昌连忙摆手:“你可千万别这么说,传出去就变成捧杀孩子了。”
王濛点点头,也不说了。
三个人聊了一会儿,王濛不能久待,只能离开。
陈家林自己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倒是安之若素,一点也没有被外界的动静打扰。
讲真,《两小无猜》所有的剧情都在他的脑子里,他原本就是经过魔改才写出来的。
现在《当代》的意见其实有很多东西是他之前就考虑过的,他只要稍微修一下就行,对他来说根本不耽搁事儿的。
因此,他的思路异常流畅,一点阻滞都没有。
对于大多数的作家,写东西慢其实并不是手速不够快,而脑速跟不上。
构思剧情和遣词造句,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陈家林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写得非常快。
不过二十五万字的长篇,要全部修改完毕,也的确需要一点时间。
陈家林从午饭后开始,一直改到了将近七点,才终于把手里的钢笔笔盖一合,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