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眯着眼睛,看着刘贤,他好奇的问道:“陛下,找个道士这倒不是难事,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刘贤想了想,有了,“要找就找那种看起来,就很像那么回事的人,就是那种看起来给人一种仙风道骨高深莫测样子的。”
穿越之前,刘贤也经常在网上刷视频,他发现一个现象,那些大骗子大忽悠,都有一个特征,至少看起来,让人觉得很厉害。
就拿王林来说,被称为“忽悠之王”,甚至他还专门给自己修建了王府。
他姓王,所以他就嚣张的给自己家起名叫“王府”,院子的奢华程度,令人咋舌。
像码云、赵威、赵本善都是他的座上客,整日门前达官显贵云集,别人想见他一面,都得排队。
为什么王林这么牛?先是长得像那么回事,再就是有一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
说白了,就是能忽悠!
刘贤心想,张鲁能在汉中被成千上万人奉若神明,呼风唤雨,那么自己,也完全可以弄一个天师出来。
郭嘉点了点头,“陛下果然有见地,只不过,人好找,但找到之后,陛下可不能信口开河,臣倒是很期待,陛下接下来有什么惊人之举。”
刘贤笑了笑,“朕自然不会让奉孝失望的。”
转过天来,郭嘉亲自去了城西的太玄观,他一边闲庭漫步的观赏观里的景色,一边注视着周围过往进出的道士们。
一边观察,郭嘉一边想着刘贤的叮嘱,一定要找那种仙风道骨,看起来很有高人风范的那种人。
找了一圈,郭嘉有些失望,临离开的时候,在太玄观的门口,他看到了一个人,这人身着一袭素雅的道袍,那道袍看似陈旧却整洁无比,衣袂飘飘间,仿佛自带一股清风。
他的发髻高高挽起,一支古朴的木簪横插其中,几缕发丝随意地散落,却不显凌乱,反倒增添了几分随性。
此人面庞清瘦,年纪在四十上下,五官轮廓分明,剑眉之下,一双眼睛很是明亮。
他的衣服和太玄观的衣服明显不一样,显然是云游的道士。
他手里还拿着一个幡,上面写着:云游高士,只看风水。
手中轻摇着一把白色的拂尘,那拂尘如雪般洁白,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更衬得他超凡脱俗,宛如仙人临世。
郭嘉细细打量着,点了点头,“看起来,果然像那么回事。”
郭嘉朝着他走了过来,离近了,问道:“你这道士为何只看风水?”
那道士抬眼看了郭嘉一眼,气度不凡的回道:“世间万物,博大精深,岂不知风水二字,已足够深奥,贫道虽然慧根早开,蒙高人点化,也只能说对风水有所领悟。”
他的鼻梁挺直,嘴角说话间微微上扬,看起来很有气派。
郭嘉却冷笑了一声,冷不丁的调侃了一句,“依我看,是风水最容易骗人吧。”
那道士气的直瞪眼,道心顿时破防,“我乃云游高士,岂容你污我清白。”
郭嘉见他生气,愈发来了兴致,“这么说,你很懂风水?”
那道士摇了一下手里的拂尘,捋着胡须很是自傲的点了点头,“我从十岁就开始拜师学艺,我的恩师乃是普陀山的枯木道长,像左慈、南华仙人也都和我在云雾之巅探讨过玄机。”
眼瞅着这道士就要口若悬河的说上一番,郭嘉摆了摆手,“先打住,我来问你,这邺城的风水如何?”
道士翻了一下眼皮,没有回答,郭嘉从怀里掏出一块金锭,在道士的面前晃了晃,道士顿时眼睛亮了。
他的表情尽管只是一瞬间,但还是被郭嘉准确的捕捉到了。
钱能通神,更何况郭嘉手里拿的还是一块金锭。
“看来,贵人和我有缘,既然如此,贫道就为你细说一番。”
郭嘉笑而不语,心说:有缘,我看你是和我手里的金子有缘吧。
接下来,那道士口若悬河,把邺城着实的夸了一顿,还说这里有真龙之气,是龙兴之地。
郭嘉察言观色,这道士口灿如花,的确挺能说的。
道士刚刚说完,郭嘉却转身就走,道士本以为他会把钱给自己,没想到会这样,便放下架子朝郭嘉追了上来。
一边追,一边喊,“我说这位贵人,你这是何意?”
郭嘉停住了脚步,“这金锭你若是想要,就给我一句真话,我便把金子给你。”
“什么真话?我说的可全都是真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