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的手下们出来了。
万俟卨,王次翁。
前者最阴险,后者最忠心,这是秦桧的左膀右臂。
左司谏王次翁和御史大夫万俟卨等人对朱胜非进行弹劾,要求朱胜非必须处理武将问题。
秦桧和朱胜非两人的矛盾己达到了不能共相的程度。
朱胜非最后对皇帝赵构施了一礼,说道:
“今秦相其气甚锐,意气风发,臣力不从心…桧当留,臣当去!”
朱胜非主动要求辞去相位,以表明自己与秦桧不能一起合作的态度。
赵构自始至终冷眼看待这一切。
秦桧轻松的站在一旁,仿佛吃定了朱胜非。
因为在张浚与赵鼎的权力斗争中,谁胜谁负,皇帝赵构的态度至关重要。
在对待金人的问题上,作为主和派的秦桧,是赵构一手提拔为宰相的,对秦桧提出的“收回兵权”也欣然赞同,所以皇帝赵构一首都没发声,看着下面的大臣们吵成一团。
“此事明日再议,朕还需要朱相公的帮助,不准辞相!”赵构解散了这次朝会。
赵构对滑头大师、明哲保身的朱胜非虽然不满,但还是倾向于让他留任宰相。
这是皇帝赵构多方面的考虑,这除了朱胜非做事非常苟,能稳住朝廷,还能稳住军队首脑岳飞,不宜将他解除相位以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左相朱胜非对右相秦桧的克制。
只要朱胜非在朝堂上一天,秦桧就很难绕过朱胜非办事,这让秦桧如鲠在喉。
但是皇帝赵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收夺诸大将日益增长的兵权,以恢复以文驭武的旧制。
在这一点上,他与右相秦桧却有着共同语言。
最终,皇帝赵构罢去了朱胜非相位,朱胜非贬职为观文殿大学士、两浙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绍兴府。
朱胜非被罢相的消息,表示南宋朝廷主战派处于不利地位。
秦桧坐在自己宽敞华丽的府邸之中,脸上露出了得意洋洋的笑容。他一边轻轻抚摸着手中的茶杯,一边喃喃自语道:“看来官家这次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情了啊!”
秦桧心中暗自欢喜,他知道自己所期待的局面即将到来。
想到这里,秦桧不禁笑出了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