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大的小红点!开始以为是颗痣,后来感觉越长越大,几乎成了一块癍,找大夫一看说是血管瘤,若不及时治疗就会跟随人长,如果不小心碰破还会流血不止,十分危险!把个什么都不懂的我和雪儿急得愁眉紧锁,四处寻医访药……
打听到京山县城有位专治血管瘤的祖传张医师,前后两年我们不辞艰辛、风雨无阻,每隔一段时间就抱着女儿坐上五六小时的班车跑去治疗。这么远的山路难走又难熬,连大人都颠簸得险些受不了,两三岁的孩子更是没有片刻安宁!
每次,我都只好给她讲一路的《小蝌蚪找妈妈》,《小兔子乖乖》,还有什么《野人家家》的故事哄着她才能比较顺利地出行。
可有一次刚下班车,不知怎的还是把她给惹毛了,无论怎么哄都不行!只见她额头一红、小眼一瞪、腮帮子一鼓、咬牙切齿中“咿呀咿呀”地一阵无名火上来,一下下把手里握着的蛋糕全都捏成了粉末方才解气!闹得我和雪儿干瞪眼没办法,只能由着她使性子……后来听人说,头上长有两个旋的孩子天生脾气大!而这又倔又犟的臭脾气,说不定多半还是我的遗传……想想也就没道理再恼她。
幸运的是这位张医师的医术相当高明,用他自制的香油拌药外敷了好几个疗程,终于把那块已有鸡蛋截面大小的血管瘤给治得没了一丝痕迹!然而小甜恬却因此受了不少委屈。
由于敷上的药有毒,胳膊上每天都得打绷带,既不敢擦碰又不便玩耍,更不能弄到嘴里,这么小的孩子实在是太憋屈了。好在女儿真的很乖,无论在家里还是回到爷爷奶奶那边都很听话,总是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从不由着性子闹别扭,从没让我们多操半点心。
女儿在一天天幸福地成长!初为人父母的我们,也有懵懂无知、不懂事的时候……
那年她才刚上幼儿园,因为雪儿单位调整房屋,我们从院内搬到了临街那幢楼房的顶层,住着一间比原来稍大点的屋子。
一个夏日的傍晚,气温有些闷热,吃过饭大家都在走廊上乘凉。小甜恬因为一点小事吵闹个不休,无论我们怎样劝说讲狠都听不进去,搞得年轻气盛的我和雪儿心烦气躁!两人一商量,决定给她点儿颜色瞧瞧,便把她一个人关在屋里还拉灭了电灯,想让她长点记性。本来就胆小的女儿顿时被吓得哇哇乱叫,在里面边哭边求情,说以后会好好听话快开门,她害怕!我和雪儿则像没事人似的站在门口不理不睬、只顾发泄怒气……
不大一会儿,忽听见小甜恬的哭声越来越大、发颤的声音陡然变得越来越恐怖,遂感到不对劲,赶紧打开门,女儿一下子没命似地撞进我怀里,边哭边伸出颤抖的小手直往身后指,我一看,原来是只大蝙蝠不知什么时候从天窗孔飞了进去。小甜恬从未见过这怪物,还在她面前不停地飞来扑去,难怪被吓坏了。
可这次也真把我们俩给吓坏了!直到现在都还后悔不迭……倘若真把女儿吓出点什么毛病,岂不要后悔一辈子?
不知是被吓怕了还是开始懂事了,自此以后小甜恬似乎真的听话了许多,我们怎么说她就怎么做,既不娇气也很少耍性子。
该上幼儿园的时候总是乖乖地不吵不闹、很有礼貌,个个阿姨都非常喜欢;放了学如果我没能及时去接,她就一个人在那儿荡秋千、摆积木等待;每当我载着她把自行车骑得飞快之际,就是她兴高采烈最开心之时;偶尔碰到她生病或上不了幼儿园,而我们又顾不过来,只好同她商量让她一个人暂时待在家里,把吃的饼干、喝的凉茶、还有玩具、痰盂一一摆放好,交代她乖乖在家看书写字,千万别动屋内的东西,特别是暖水瓶和电源插孔!并不准她爬高上低看窗外,以防出危险。待我们回去,看到的状况几乎跟出门前一模一样,除了少点吃的喝的,她不是在认真画画写字就是文静地翻阅图书,一见我们回家便会燕子般的飞过来……
小甜恬本性刚毅,生了病从不哭闹,最怕的不是打针而是吃药。有时生了病我俩没时间管,她就会独自跑去医务室打针,令许多同事和医生都感到十分惊讶、刮目相看!
有一次小甜恬受了风寒,我和雪儿抱着她去看过医生,回来后便安安静静躺在床上。当我们告诉她:“打了针要吃药,要捂着被子出很多汗才可以退烧,烧退了感冒就会好,那样就不用再吃药,病好了还可以去上幼儿园”时,她便很听话地吃下好几种药,紧紧捂着被子一动不动,一直捂得浑身都是汗……
事后想来,我们两个大人也是稀里糊涂,就只顾着给女儿发汗,却不晓得多喂她喝水,若是把孩子捂脱水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