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将那批赃物据为己有这种事情,菲特是想都没想过。
向周围闷闷不乐的村民问了去往巴蒂城的路后,菲特找回了自己的玉米袋,啃着玉米上了路。
一名村民见他想要靠着一双肉脚走到巴蒂城,推荐他买自己的马匹,这样天黑之前就能抵达。
可菲特也不是傻子,常年打仗的他接触过不少良驹,一眼就能看出老农夫饲养的都是些下乘的驽马,完全就是想坑人。
菲特婉拒后,继续上路。
顶着烈阳,一个人走在山间路上,他的步子很快,马不停蹄,加上福德村与巴蒂城都隶属于巴克利伯爵领,相距不算远,用了两天的时间,在第二天正午的时候走到了巴蒂城的南城门。
玉米刚好全部吃完了。
“站住,从哪里来的,干什么的?”侍卫见着进城的菲特,长矛交错,将其拦下。
“从福德村来的。”
菲特说话间,侍卫正好瞥见了菲特腰间挂着的那把生锈的寒酸铁剑,眼中闪过一抹鄙夷。
最近进城的乡巴佬咋这么多啊?
例行公事的搜查了一下菲特身上有没有违禁物品就放他进去了。
路过这名侍卫的时候,还听到这名侍卫嘟囔了一句‘种地的还带把剑,是怕路上有土匪劫你怎么着?’
菲特并不在意,进了城,目光扫过这座不算陌生的城镇。
他曾经来过巴蒂城一次,但也仅仅来了一次,对巴蒂城与巴蒂城附近说不上熟悉。
不过..........
的确是比上次来的时候好了很多。
上次来的时候,这里的市民大多面黄肌瘦,眼窝凹陷,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
那一双双麻木的眼神,菲特至今仍记得。
所谓艺术与文明,是在人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才能衍生出来的,在当初帝国百姓暗沉的眼神中,仿佛支撑他们行将就木活着的仅仅是本能的求生欲罢了。
衣食温饱这些最基础的条件都无法保障的时候,人哪里还有心思去考虑其他事情?吃了一顿后,思考的当然就是下一顿。
贵族们嘲笑平民与乡巴佬目光短浅,却不想是谁造就了他们的愚昧无知。
19~你懂破晓骑士还是还是我懂啊?
街头,络绎不绝的行人看上去相当忙碌,行去匆匆,见着熟人也仅仅是简单地打个招呼便分道扬镳。
巴蒂城作为较为偏远的贵族领,经济繁荣程度自然不如帝国的中心行政区,但再怎么说也是巴克利伯爵的直辖市,帝国经济得到回暖后,生活质量比起二十年前好了不止一个档次,忙是忙了点,至少大家都吃得饱饭了。
民以食为天,若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谁又会铤而走险去做那些掉脑袋的事情呢?
这里,比起多年前,真的变化了好多。
菲特欣赏着城内的景观,视野内多出了许多建筑物,整座城邦看上去生机盎然。
街道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绕过南城集市与商铺,菲特寻到了那座南城区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一座中央悬挂有金编大钟的白色尖塔。
塔楼大概有三层楼那么高,庭院被盘绕白蔷薇的铁栅栏围绕,类似一座修道院。
菲特好奇地走近这座建筑风格陌生的建筑物,琢磨着里面供奉的神明是哪一位。
莫不是帝国之祖,战争与王权之神,托雷尼亚?
可这教堂的形制也不像啊,托雷尼亚的教堂风格统一用紫蔷薇进行围绕,以宏伟的黑色殿堂点缀闪耀紫水晶。
这教堂以白为主色调不说,种植的还是白蔷薇,整座教堂远看像是只封闭式的骑士铁盔。
菲特越看脸色越古怪,这教堂无论是风格还是形制都与大陆其他神明的教堂风格大相径庭,虽说他自觉得设计得不错。
也不知道是不是某些民众自发立起来的三无神,不过既然受到了当地贵族的默许,想必应该不会是太奇怪的东西。
而且..........
让菲特惊讶的是,这座教堂的香火相当旺盛,巴蒂城的市民尽管忙于奔波,也会时常抽空来这座教堂看看,祭拜里面的神明。
这让菲特更加好奇教堂里供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了。
于是,他拿着那名小贵族给的信件,交了两枚铜币作为信徒费后,进入了教堂。
教堂以方正的菱形为基底,五边分别置有五根白色的承天柱,墙上装点有许多油画,大多与剑刃盔甲有关。
一排排祷告椅上方,灿烂的阳光透过琉璃窗映入教堂,为那两手拄剑的高大石像披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光纱。
面对教堂高台上,那座以无瑕的夜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