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刘邦听说东海郡人秦嘉起兵后,已经率军抵达了沛县的南部邻县留县,并与东阳甯君拥立楚国贵族后裔景驹为楚王,实力极为雄厚,于是便带人前去投奔,想要求取援兵反攻丰县。
结果,还不等刘邦求来援兵,便得知秦将章邯已经率领大军已经击溃了陈胜的前线军队,兵锋直指张楚政权的都城陈县。同时,章邯又命别将司马夷向北攻掠楚地,司马夷在率兵攻破相县后(位于泗水郡西北部,沛县西南部),正驻扎在砀县(位于砀郡东部,与泗水郡接壤)。
面对这股来势汹汹的秦军,刘邦便也顾不上再去攻打丰县了,连忙跟随东阳甯君引兵向西,与司马夷率领的秦军在萧县(位于泗水郡西北部、相县与留县之间)以西交战,结果遭遇战败,只得回军退守留县。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二月,深知无法击败司马夷率领的秦军,自己势必将丧失存身之地的刘邦,将手中兵力全部聚集起来,率领樊哙、曹参等再度西进,与司马夷在砀县东部展开激战。
此战,刘邦军表现极为勇猛,樊哙更是冲入敌阵,连斩十五人,极大振奋了刘邦军的士气。历经三日激战,刘邦最终击败司马夷,成功夺取砀县、狐父和祁县的善置驿,并收编砀县兵卒五六千人。樊哙因为作战勇猛,赐爵国大夫。
之后,刘邦又率军北上夺取砀县以北的下邑,此战周勃立下先登之功,刘邦赐予其五大夫爵位。
就在刘邦驻军下邑期间,遇到了准备投奔景驹的张良。
张良乃战国末年韩国人,不仅长相俊美,而且出身显贵,其祖父张开地曾在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王三朝为相,其父张平也曾在韩厘王、韩桓惠王时担任相国,因而人称“五世相韩”。
韩国被灭后,张良一心想要恢复韩国,为此他将全部家财都投入了反秦事业,他先是雇佣了一个大力士,并为他打造了一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又派打探秦始皇东巡的行踪,意图实行刺杀。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张良得知秦始皇巡游队伍将要前往阳武县,便与大力士埋伏于必经之路博浪沙。张良认为,按照君臣车辇规定,秦始皇所乘车辇应使用六匹马,大臣则为四匹马,因而并不难判断行刺目标。
然而,由于秦始皇此前曾多次遭遇刺杀,因此他的车队不仅全部采用驷马,而且经常更换座驾,以致张良一时间也分不清哪个车内的才是秦始皇。
张良见车队最中间的一辆最为豪华,便命令大力士袭击该车。大力士也不废话,直接抡起大铁锤便扔了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那辆豪华的车驾立时散架。
张良也顾不上查看袭击结果,便与大力士连忙钻入芦苇丛逃离了现场。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此次袭击只是击中了副车,秦始皇并不在车上。秦始皇虽然幸免于难,但也因此十分恼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但因无从查起,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之后,张良流落各地,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各地义军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然而由于势单力孤,始终难以立足,听说景驹已被立为楚王后,便率众向东打算投奔于他,却不想半途遇到了刘邦。
张良与刘邦两人一见如故,一番交谈下来,张良见刘邦不仅聪慧过人,对于自己讲解的《太公兵法》多有领悟,而且胸有大志,又能经常听取自己的建议,遂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随刘邦。
砀县之战后,刘邦的兵力已经扩充至近万人,于是率军再度反攻丰县,然而在雍齿和周市的防守下,仍以失败告终。
与此同时,原本奉陈胜之命向东南方向发展的部将召平,在得知章邯引兵攻打陈县的消息后,又听说出身楚国贵族的项梁在会稽郡起兵后,便假借陈胜的名义,拜项梁为上柱国,并与其合军渡过乌江,向西北方向进军,意图使其配合张楚政权迎击秦军。
项梁乃是原楚国名将项燕之子,楚国灭亡后,作为楚国贵族的项氏一族被迁居关中,后项梁因为杀了人,便与兄长之子项羽躲到了会稽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
在吴县,项梁一方面凭借着善于辩论游说的才能,成为了会稽郡守和吴县县令的座上宾,另一方面则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培养猛士,铸造大钱,购置甲胄兵器。
大泽乡起义爆发后,各地群起响应,由于楚地起义规模极为庞大,以致地处秦朝东南沿海地区的会稽郡,与朝廷的联系基本中断。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向来欣赏项梁才能的会稽郡代理郡守殷通,召项梁前来商议郡内事务。本就有心响应起义的项梁,趁机示意项羽杀死了殷通,项羽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