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是陈平和周勃,自然也没有什么戒心,于是孤身前来接诏,结果毫无防备之下,被周勃命人当场拿下,装入囚车。
之后,陈平押送樊哙返回长安,周勃则凭借刘邦诏书接管军队,继续平定燕地。
汉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前195年6月1日),一代雄主刘邦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于长安长乐宫驾崩,享年六十二岁。
虽然刘邦在临终之前,已经竭尽所能来确保皇位的顺利传承,但由于当时刘盈年仅十六岁,吕后仍然担心仅凭自己母女两人难以震慑群臣,确保权力的顺利交接。
于是,刘邦驾崩之后,吕后并未公开死讯,而是选择了秘不发丧,密召心腹审食其入宫商议对策。
审食其入宫后,吕后对其说道,“这些功臣将领原本与皇帝一样,都是编户平民,如今却要北面称臣,不少人早已对此忿忿不平、怏怏不乐,如今要他们来侍奉更为年轻的皇帝,恐怕心里会更不高兴。”
审食其有些惊愕的看着吕后,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么,您的意思是……”
吕后依旧面色平静,但却冷冷地说道,“若是不趁机将这些人全部族灭,天下恐怕不会安定。”说罢,吕后看着审食其,“你去准备一下,待这些功勋武将入宫祭拜皇帝时,趁机将他们全部除掉。”
审食其抬眼看去,恰好迎上吕后那冰冷凌厉的眼神,吓的他面色一紧,连忙收回眼神,拱手应道,“臣这就去准备”。
审食其走出皇宫,抬头看着碧蓝的天空,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回深再看那幽深昏暗的宫门,顿时感觉宫外的温度都要高了很多,再想到吕后那冰冷的眼神,虽然如今仍是艳阳高照,但审食其还是不禁打了个寒颤,连忙快步离去。
为了确保不出意外,审食其按照吕后的命令,秘密征调禁军入宫。虽然审食其的行动非常隐秘,成功瞒过了大部分人,但却没能瞒过曲周侯郦商,毕竟长安禁军可是由他一手组建,禁军的异常调动自然难以瞒得过他。
虽然吕后严密封锁了宫中的消息,但在郦商的有意打探之下,还是得知了刘邦已经去世的消息,再结合禁军的频繁调动和宫中传出的风声,郦商不难猜出吕后到底要干什么。
郦商明白吕后的担忧,但同时也知道,如果真的这么做,恐怕立时便要天下大乱,于是连忙找到审食其,对其说道,“我听说皇帝已经驾崩,至今已过四天却仍不发丧,是想要趁机诛杀将领们。如今,陈平、灌婴统兵十万驻守荥阳,樊哙、周勃统率二十万大军平定燕、代,若是他们得知皇帝驾崩、将领们全部被杀,必定会率兵反攻关中。如此一来,大臣叛乱于内,诸侯反叛于外,离天下倾覆恐怕就不远了。”
审食其本就对吕后的抉择多有疑虑,听到郦商这么说更是担心,于是入宫将郦商的话告知了吕后。
吕雉在得知刘邦驾崩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如何才能让儿子刘盈坐稳皇位,根本没有来得及考虑这么做的利弊,而包括审食其在内的众人,又不敢违拗她的意思,以致她做出了错误的决断。直到听到郦商这番话,她这才惊醒过来,若是真搅得天下大乱,儿子的皇位又如何保证。
更何况,想要将功勋宿将一网打尽,就必须利用刘邦的丧礼将这些功勋集团聚集起来,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便是绝对的保密,否则谁愿意跑来送死,郦商既然已经知道了消息,再想趁机除掉所有功勋宿将已不可能。
想到此处,吕后便命令审食其取消了行动。
计划取消之后,吕后这才向天下公布刘邦驾崩的消息,并为其举办丧礼,大赦天下。
就在京城忙着给刘邦置办国丧之时,一路押送樊哙的陈平,也于途中得知了皇帝驾崩的消息,陈平心道,“皇帝驾崩,如今掌权者必是吕后”。
想到这里,陈平不由抹了一把冷汗,还好自己此前没有诛杀樊哙,否则自己这小命也要不保了,不过即便如此,一旦有人在吕后面前说自己坏话,自己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必须尽快赶回去将事情解释清楚”,不敢耽搁的陈平,连忙命人继续押送樊哙缓行,自己则快马加鞭向京城赶去。
然而,还不等陈平赶回长安,途中便遇到了传诏的使者,诏书命令陈平屯戍荥阳。这种危急时刻,陈平哪里还顾得上诏书,匆匆接了诏书,便继续赶往长安。
回到京师,陈平得知刘邦尚未安葬,便又急忙赶到皇宫,按照指引向祭奠的地方快步走去。此时刘邦灵前尚有官员在哭祭,陈平远远瞅见吕后和吕嬃也在灵前,立即心生一计,只见其一甩袖袍,跌跌撞撞地便向灵前跑去。
灵前的众人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便见一个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