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在分封宗室的同时,汉文帝这才借机封皇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刘揖为梁王。
五月,汉文帝再度下诏说,“古代治理天下,朝廷往往设置近善言的旌旗和批评朝政的木牌,用以打通治国途径,招揽进谏之人,但如今法令中却有诽谤朝廷妖言惑众之罪,这又怎么让大臣们说真话,让皇帝了解自己的过失,招揽各地的贤良之士呢?”于是下令废除诽谤、妖言之罪。
九月,汉文帝又命人制作铜虎符和竹使符,并将之一分为二,其中右半部分存于宫中,左半部分颁发给各个诸侯国的丞相和各郡郡守,规定朝廷调兵使用铜虎符,其余征调使用竹使符。
当时,诸侯王虽然可以任命封国内的官员,但封国的丞相却是由朝廷直接任命,汉文帝此举,便是为了对地方和封国的军权予以限制,加强对地方权力的控制。
汉文帝三年(前178年)十月底,再度发生日食。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汉文帝对于朝政的掌控越来越强,再加上施以仁政,民心也是越来越稳定,因此这次日食没有人敢再借机攻击皇帝,但是汉文帝却打算趁此机会彻底解决彻侯的问题。
十一月,汉文帝将丞相周勃召入皇宫,有些意味深长的对其说道,“此前我曾诏令彻侯各自归国,但如今还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前往封地。丞相向来为我所敬重,还希望丞相能够以身作则,率先返回封地。”
周勃闻言,如何还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只能沉声应是。
次日上朝,周勃以年老体衰为由主动请辞归老,汉文帝当廷予以了准允。散朝之后,周勃便立即携带家眷返回了封地,没有一丝留恋。见官居丞相,作为百官之首,彻侯领袖的周勃尚且如此,其他彻侯也不敢继续公然违抗诏命,便也纷纷携家带口返回封地。
周勃请辞之后,汉文帝任命太尉灌婴接任丞相一职,并同时取消了太尉职位,太尉职权归属丞相,从而彻底将兵权收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