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什么,审食其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施礼。
刘长听见审食其的声音,这才收回目光看向对方,看了一眼面向自己弯腰施礼的审食其,又看了看站在审食其身后不远处恭敬站立的仆从,刘长根本没有理会审食其的行礼,反而趁着对方不备,突然从袖中抽出一根铁锥刺了过去。别说审食其毫无防备,根本反应不过来,就算他早有准备,以两人如此近的距离,也根本躲避不开。
正在躬身施礼的审食其,正因刘长没有任何反应感到奇怪,刚刚想要抬头看看是何情况,还不等他直起身,便感到眼前一花,紧接着胸口处便传来了一股剧痛,甚至来不及惊呼出声,审食其便捂着鲜血直流的胸口倒在了地上抽搐不止,从其胸口流出的鲜血瞬间浸红了地面。
刘长本就颇为勇猛,人称“力能扛鼎”,他这一铁锥下去,毫无防备的审食其当场就被刺了个透心凉。刘长冷冷的看了一眼仍在痛苦抽搐的审食其,见其仍然没有死透,头也不回的命令道,“魏敬,你去送辟阳侯一程吧。”
刘长话音刚落,原本侍立于其身后的侍从之中,立即走出一条身形高大的壮汉,向刘长躬身行了一礼,接着便从袖中抽出一把匕首,上前按住审食其的身体,用匕首将审食其割颈。
由于事发突然,谁也没有想到审食其会在自己府前遇刺,原本跟随他出迎,站在审食其身后的数名仆从,见到如此血腥的一面,全都呆立当场,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直到刘长率人远去,一众仆从这才敢上前查看审食其的情况,然而此时的审食其,早已死的不能再死了。
刘长杀死审食其后,倒也没有逃走,他先是遣散了仆从,自己则只身一人跑到了皇宫前,脱去上衣跪在宫门前请罪,认出刘长的禁军将士上前询问,刘长却只说自己有罪,再无他言,禁军将领见状,只好入宫向汉文帝禀报。
正在宫中召见大臣的汉文帝,接到刘长跪在宫外请罪的消息后,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的他,连忙命人将刘长请入宫中询问。
刘长入宫之后,直接跪倒在了汉文帝面前,说道,“臣杀了辟阳侯审食其。”
汉文帝和几位大臣听了一惊,汉文帝有些不解的问道,“你为何杀他?”
“为天下除贼,为母亲报仇”,刘长梗着脖子说道,“臣母当初不应该受赵国贯高刺驾之事牵连,辟阳侯作为吕后身边宠臣,却没有据理力争,此为罪一。赵王刘如意母子无罪,却被吕后所杀,辟阳侯同样没有规劝,此为罪二。吕后册封诸吕为王,大肆残害刘氏诸王,辟阳侯还是没有予以规劝,此乃罪三。”
汉文帝和几位大臣听罢,不禁有些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按照刘长所言,他作为张美人之子和刘氏诸侯王,杀审食其的理由倒也说得过去,但这毕竟是以私刑诛杀开国功侯,影响太过恶劣,实在难以处理。
刘长抬头看了一眼汉文帝,叩首道,“臣如今已为天下除贼,也报了杀母之仇,请陛下赐罪。”
汉文帝看着跪在面前的刘长,又看了看侍立一旁的几位大臣,对着几人摆了摆手,这几位大臣如蒙大赦,连忙拱手告退。待到几人离开,汉文帝这才起身,看着刘长叹了口气,说道,“你先起来吧。”
刘长闻言,起身侍立一旁,静等发落。
汉文帝看了刘长一眼,却陷入了沉思。按理来说,刘长的确犯下了大错,但自吕后执政以来,朝廷与刘姓诸侯王的关系便极为紧张,自己即位以来用尽办法,才使得双方关系有所缓和,如果自己按照律法对淮南王刘长予以惩处,不仅会让自己这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恐怕还会加剧双方的裂痕,这不是汉文帝愿意看到的。
与此同时,汉文帝又想到,自己是否可以借此机会,对那些功勋老臣和外戚予以震慑呢?
当初,审食其之所以能够在“诸吕之乱”中逃过一劫,除了陆贾、朱建的帮助,更为重要的便是其辟阳侯的身份。
自古以来便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而自汉朝建立以来,还从来没有过彻侯因罪被杀的先例,因此即便陈平、周勃等人曾与审食其是政治对手,但皆为彻侯的他们同时却又是利益共同体,他们之所以不杀审食其,正是出于彻侯的利益考虑。诸吕被灭后,审食其便已经失势,将其置之于死地毫无益处,反而会开彻侯被杀的先河。
周勃、灌婴等功勋老臣虽然有功于江山,但长久以来,他们却也自持功劳而多有居功自傲之事,再加上自己乃是被这些功臣所拥立,以致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面对这些功勋宿将也不得不小心翼翼。
经过汉文帝数年的努力,虽说如今“君弱臣强”的局面已经有所缓解,但却仍有不少彻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