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 > 第80章 七国之乱(下)

第80章 七国之乱(下)

况下,朝廷军队也只是短暂陷入混乱,很快便在各军将领的约束下恢复了秩序。

当时,吴楚叛军自军营东南角攻入,但周亚夫在询问了交战情况后,却调集重兵防御军营西北。结果正如周亚夫所料,东南角的叛军乃是佯攻,吴楚叛军的主力早已集结到了汉军西北部,叛军主力见汉军军营东南角喊杀声起,立即按照约定自西北角攻入,结果却迎面撞上了早有准备的朝廷主力,根本难以攻入。

叛军因为断粮已久,难以持久作战,交战片刻便开始慌乱撤退,周亚夫立即派兵追击,吴楚叛军大败。原本坐镇后方,如今逃命在前的吴王刘濞见状,知道大势已去,遂抛弃大军,率领几千名亲兵慌忙逃跑,在汉军的不断追击下,吴王刘濞最终只能渡过长江南逃。吴王刘濞倒是逃走了,与他结盟的楚王刘戊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战败又无路可逃的情况下,楚王刘戊最终自尽身亡。

在周亚夫率军与叛军交战之际,率领大军屯驻荥阳的窦婴也没有闲着,在加固荥阳防线,防止赵王刘遂叛军南下的同时,他一方面派曲城侯虫捷(开国功臣虫达之子)率兵南下淮南国,协助淮南王刘安加强防御,防止叛军自南线进攻,并防备南部诸侯王起兵反叛;另一方面则派曲周侯郦寄率军北上攻赵,赵王刘遂被迫收拢军队固守邯郸,与郦寄陷入对峙。

在周亚夫击败吴楚叛军主力后,窦婴又派栾布和平阳侯曹奇(开国功臣曹参之孙)率兵东进攻打齐地叛军。

此时,齐王刘将闾已经坚守临淄近三月,即便是临淄城高墙阔,以一国面对四国,处境也是极为艰难,齐国军队已经到了崩溃了边缘。刘将闾多次给朝廷上书求援,但因援军迟迟不到,刘将闾只得派人与几个叛乱的兄弟联络,意图与他们议和。齐地诸王则趁机劝说刘将闾放弃抵抗,共同起兵西进。

就在齐王刘将闾犹豫不决之际,便传来了吴楚联军被周亚夫击败的消息,这使得刘将闾增强了坚守的决心。果然,不久之后,便又传来了栾布率兵东进的消息,齐国军民顿时人心大定。

与此同时,围攻临淄三月而不下的胶西王刘卬等人得知朝廷大军东进,为防止腹背受敌,也只得无奈撤围,各自率兵归国,准备抵御朝廷大军,临淄之围遂解。

不久之后,在栾布和曹奇率领的朝廷大军的猛攻下,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和济南王刘辟光先后兵败被杀。

得知消息的胶西王刘卬心灰意冷,自知难逃一死的他,遂将家人全部召集起来,他赤膊光脚,坐在草席上,先是向母亲谢罪,然后安排自己的身后之事。

王太子刘德见父亲毫无斗志,起身说道,“汉军远道而来,又经历连番大战,早已疲惫不堪,我们为何不趁机攻击他们。希望父亲召集剩余的军队拼死一搏,如果仍然不能取胜,到时再死也不迟啊。”

胶西王摇了摇头,说道,“如今士兵已经溃散,已经很难再发动他们作战了”,因而没有听取太子的建议。

不久后,弓高侯韩颓当亦率军抵达齐国,在与栾布、曹奇会合之后,三方大军进抵胶西国边境。韩颓当写信给胶西王,说道,“我等奉诏前来讨伐叛逆之人,朝廷已有明令,凡是投降的都可赦免罪过,恢复原来的爵位封地;不投降的则坚决诛灭。大王何去何从,还请仔细考虑”。

胶西王刘卬看过信后,遂来到汉军营垒前请罪,韩颓当手持金鼓前去见他,向其询问叛乱的经过,刘卬叩头道,“晁错作为执政大臣,却改变高帝法令,侵夺诸侯土地,我们担心他会败乱天下,因此七国发兵,想要诛杀晁错。如今听说晁错已经被杀,我们便各自收兵归国了。”

韩颓当听到刘卬还想狡辩,遂冷笑一声说道,“大王如果认为晁错有罪,为何不禀告天子?没有得到皇帝的诏书虎符,擅自发兵攻打其他诸侯国。如此来看,你们的本意恐怕不止是诛杀晁错吧”。

此前,在得知吴楚兵败之后,汉景帝曾昭告全国,“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高帝当年亲表功德,封立诸侯,幽王刘友、悼惠王刘肥传承断绝,孝文皇帝怜悯他们,于是封幽王之子刘遂、悼惠王之子刘卬为王,让他们奉祀先王宗庙,成为汉朝的藩国,恩德何等深重。吴王刘濞背德反义,引诱天下亡命之徒,扰乱天下钱币,称病不朝二十多年,大臣多次呈请惩治刘濞的罪行,孝文皇帝都予以宽恕,希望他能改过从善,如今竟然与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相约反叛,做出叛逆无道的事,发兵危害宗庙,残杀大臣和朝廷使者,胁迫千万百姓,乱杀无辜,烧毁民舍,挖掘坟墓,极为暴虐。尤其是胶西王刘卬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