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忙面色沉静,丝毫不为吴书的话语所动。他微微抬起眼眸,缓缓说道:“阁下此言差矣。虽吾力微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人人都有‘为天地立心’之志,这世间自会充满正义与仁爱。为生民立命,并非一人可成,而是众人齐心协力,从点滴之事做起。为往圣继绝学,并非为了守旧,而是在传承中创新,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万世开太平,虽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吾辈当上下而求索。而科举,若只为功名,便会让读书之人变得功利,失去了读书的真正意义。”
大王子微微一愣,开始思考起来。吴书见状忿忿不平说“你!这是巧言令色的狡辩!我国自开国太祖以来,便是明君,便是天命!读书之人,当为天命而行!”
刘忙叹了口气说“皇朝更替如日升月落,老百姓只知道谁能给他们安稳的生活,谁做皇帝便有盼头。公平公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吴书怒目圆睁,正欲再次反驳,大王子却抬手制止了他。大王子神色复杂地看着刘忙,缓缓开口道:“先生之言,确有几分道理。本王子自小受科举为官之念熏陶,从未深思过读书的其他意义。今日听先生一番言论,如醍醐灌顶。”
私塾中的紧张气氛稍有缓和,孩子们都静静地看着大王子和刘忙,仿佛也在思考着这场争论的意义。大王子微微踱步,继续说道:“或许本王子太过执着于功名之路,而忽略了读书的本质。但如今国家以科举选拔人才,也有其道理。”
刘忙微微颔首,说道:“殿下,科举确有其用,可选拔有才能之人。但不可让其成为读书的唯一目的。读书之人,当心怀天下,有更广阔的志向。”
大王子沉思片刻,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本王子会重新审视读书与科举的关系。今日之事,本王子定会好好思量。”说罢,大王子转身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