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的工具。”
李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是想让‘意识共识网络’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共治实验’?”
“没错。”林墨目光如炬,“我们不能让‘新理性联盟’的失败成为终结,而是要让它成为一个转折点。我们要让所有人明白,真正的共识,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接纳差异。”
沈若曦深吸一口气:“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我们无法预测结果。”
“正因为我们无法预测结果,才更需要尝试。”林墨微笑,“否则,我们和‘新理性联盟’又有什么区别?”
会议室内,气氛逐渐变得凝重而庄重。
几天后,林墨在“意识共识网络”一条新的全球公告:
公告一经发布,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反响。
有人兴奋地表示:“终于有人愿意倾听我们的声音了!”
也有人质疑:“这会不会变成一场新的思想操控?”
甚至有用户在论坛上留言:“我害怕表达,因为我怕被误解。”
林墨亲自回复了所有质疑,并在公告中补充了一条重要说明:
这一番话,再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热烈讨论。
日内瓦总部的技术团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全球共治对话”的启动。李然站在控制台前,看着系统运行状态,神情复杂。
“林墨,这次的风险比‘共情实验’更大。”他低声说道,“一旦失控,可能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思想混乱。”
“我知道。”林墨点头,“但真正的共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冲突,需要碰撞,需要每一次尝试。”
李然沉默片刻,最终点头:“那我们开始吧。”
“全球共治对话”正式启动。
全球数千万用户陆续进入系统,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声音。有人愤怒,有人激动,也有人沉默。
社交媒体上,关于“全球共治对话”的讨论迅速升温。
“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被听见了。”
“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对‘完全理性社会’感到恐惧的人。”
“我以为我只是个普通人,但现在我意识到,我的声音,真的可以影响世界。”
而在南美,“新理性联盟”的几位核心成员也参与了对话。
他们看到的,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混乱,而是一个个真实的声音,带着情感、挣扎、希望,在寻找彼此理解的可能。
“林墨”联盟的一位高层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动摇。
他知道,这场关于“理性与情感”的战争,已经不再是他能掌控的了。
与此同时,日内瓦总部。
林墨站在会议室中央,看着全球用户的反馈数据。
“他们在改变。”沈若曦轻声说。
“是的。”林墨点头,“但真正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他看向窗外,湖面依旧平静,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他知道,未来依旧充满未知,但这一次,他不再孤单。
因为他已经明白,真正的权力,从来不是控制,而是理解。
而他,已经准备好迎接真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