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曦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总是比我们看得更远。”
林墨笑了笑:“这不是远见,而是信任。我们必须相信,人类的思维不会被单一的逻辑所束缚。”
接下来的两天,日内瓦总部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筹备状态。技术团队对“意识共识网络”的直播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确保辩论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技术漏洞。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用户也开始热烈讨论这场即将到来的“理性与情感的终极辩论”。
社交媒体上,关于这场辩论的讨论迅速升温。
“如果林墨输了,‘意识共识网络’会不会被‘纯粹理性派’接管?”
“我支持林墨,但我害怕这场辩论会变成一场思想战争。”
“真正的辩论,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理解。”
而在日内瓦总部的会议室中,林墨正与李然、沈若曦进行最后的准备。
“他们可能会用极端逻辑来挑战你。”李然语气严肃,“你要小心。”
林墨点头:“我知道。但他们不会想到,我会用情感来回应。”
“情感?”沈若曦微微一愣,“你是说,你要在辩论中展示情感的力量?”
“不是展示。”林墨微笑,“而是让他们感受到。”
李然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你是想让他们在辩论中,体验一次真正的共情?”
“没错。”林墨目光如炬,“他们不是在追求理性,而是在逃避情感。我要让他们明白,真正的理解,不是来自于逻辑的胜利,而是来自于彼此的共鸣。”
辩论当天,全球数千万用户涌入“意识共识网络”的直播平台。这场辩论被命名为“人类文明的未来:理性还是情感?”并被设定为全球同步观看。
林墨站在辩论台中央,身着一袭黑色西装,神情平静。对面,是“纯粹理性派”的三位代表,他们身着统一的灰色制服,神情冷峻,眼神中透着理性至上的自信。
“林墨。”其中一位年长的男子开口,声音低沉而冷静,“我们希望你能承认,情感是人类文明的不稳定因素。”
林墨微微一笑:“我不会否认情感的不确定性,但我也不会否认它的创造力。”
“创造力?”另一位女性成员冷笑,“你所谓的创造力,不过是混乱的另一种表现。”
林墨缓缓坐下,语气平和:“你们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人类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情感,才让文明有了无限的可能?”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你们追求的‘完全理性社会’,其实是一种思维的牢笼。”林墨继续说道,“你们不是在解放人类,而是在剥夺人类的选择权。”
“选择?”那名年长男子皱眉,“如果所有的选择都可以通过算法优化,为什么要让人类去承担错误的后果?”
“因为错误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林墨语气坚定,“你们试图消除情感,是因为你们害怕它带来的痛苦。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正是这些痛苦,塑造了人类的共情能力,让我们能够理解彼此?”
“理解?”那名女性成员低声重复,眼神中闪过一丝动摇。
林墨站起身,走到终端前,调出一个特殊的意识模拟程序。
“你们愿意进入‘共情实验’吗?”他问。
“你什么意思?”年长男子警惕地问。
“你们不是想理解情感的意义吗?”林墨微笑,“那就亲身经历一次真正的‘共情’。”
几分钟后,他们的意识被接入系统,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模拟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他们不再是理性的观察者,而是成为了一个个真实的人,经历着痛苦、失落、爱与希望。
他们看到一个孩子在失去母亲后如何挣扎着成长;看到一个科学家在发现自己的研究被滥用后如何痛苦地选择放弃;看到一个母亲为了保护孩子,如何做出“非理性”的决定。
当他们从系统中退出时,几人的神情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从未想过,情感的力量可以如此强大。”那名女性成员低声说道。
“我们一直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