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向。”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而凝重。全球安全理事会的代表们围绕着“意识共识网络”的未来展开了激烈讨论。美国代表杰森?怀特态度强硬:“我们不能允许一个由私人组织控制的系统,拥有影响全球治理的能力。这是对主权国家的挑战。”
沈若曦冷静地回应:“‘意识共识网络’并不是一个私人组织,它是一个开放平台,由全球用户共同参与。我们从未试图控制它,而是希望它成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治理工具。”
“可问题是,你们是它的创建者。”杰森冷笑道,“你们掌握着核心技术,你们决定了算法的运行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权力。”
林墨站起身,目光坚定:“你说得没错,我们是它的创建者。但我们已经将核心算法开源,并设立了‘全球用户监督委员会’。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个系统真正服务于所有人,而不是成为某个国家或组织的工具。”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后,欧盟代表艾米丽开口:“你们提出的‘全球用户监督委员会’,具体如何运作?”
沈若曦迅速打开投影,展示出一份详细的方案:“委员会由来自全球各地的用户代表组成,每个国家至少有一名代表,确保多样性。委员会成员由用户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为两年,可连任一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监督‘意识共识网络’的运行、审查算法调整、提出改进建议,并向全球用户提交年度报告。”
杰森皱眉:“听起来不错,但你们如何确保这些代表不会被某些势力操控?”
林墨淡淡一笑:“这就是我们设计的‘透明审计系统’和‘公众反馈机制’的意义。所有决策都会被记录并公开,任何用户都可以查看和质疑。同时,我们会引入‘用户信任指数’,根据用户对代表的信任度动态调整他们的投票权重。”
艾米丽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创新的尝试。但我仍然担心,这样的机制是否真的能防止权力集中。”
林墨正色道:“没有任何机制是完美的。但我们相信,真正的权力,不是控制,而是责任。我们愿意接受监督,也愿意不断改进。但我们不能接受的是,让某些国家以‘监管’之名,行‘控制’之实。”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最终,杰森缓缓开口:“我们需要时间讨论。”
会议结束后,林墨和沈若曦回到日内瓦总部。夜幕降临,湖面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银光。
“你觉得他们会接受吗?”沈若曦问。
林墨望着湖面,语气平静:“他们会接受的。因为这个世界已经变了,他们无法再回到过去那种封闭的、由少数国家主导的旧秩序。”
沈若曦轻声道:“你总是这么坚定。”
林墨笑了笑:“因为我相信,真正的未来,是属于所有人的。”
几天后,全球安全理事会宣布接受“全球用户监督委员会”的提议,并同意在“意识共识网络”中设立“国际监督机制”。这一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一位国际关系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说道,“‘意识共识网络’不仅改变了治理方式,也重新定义了权力的边界。它让全球治理变得更加开放、透明、包容。”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入“政府与共治网络协作平台”。在一次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模拟治理实验中,多个国家的政府、企业和公众代表共同参与,提出了一套综合性解决方案,成功减少了碳排放,并推动了绿色能源的发展。
“以前,我们总是各自为政。”一位参与实验的环保组织代表感慨道,“但现在,我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林墨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技术的进步、制度的完善、社会的适应,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和努力。
“林墨,你真的不累吗?”沈若曦问他。
林墨摇摇头:“累,当然累。但我知道,我们正在做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愿意坚持下去。”
沈若曦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你总是这样,执着得让人无法拒绝。”
林墨微微一笑:“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