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高二二班,分别对应理文,陆嘉良就在一班。
辛鱼和穆静一个班,都是九班的。
她在看去年冬天的一篇帖子。
帖子的名称是:惊天大事!我们学校即将转来一位重量级学神!
贴主:我有个表哥曾经和这个新来的转校生是一个学校,不过我表哥在普通班,转校生在重点班,是学神般的存在,次次都是年纪第一,高一就得过好多大奖,按照他的成绩,保送大学绝对没有问题!
跟帖道:这么牛,那他怎么来我们学校了?
桐市实验中学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高中,桐市的重点高中是一中,就算是桐市一中,和陆嘉良之前的学校也没法比较,毕竟桐市只是一个小城市,就算是重点高中,教学质量也无法和大城市的学校划等号。陆嘉良从原来的城市转到实中,就像古代的京官下方到地方一样。
贴主:那我就不清楚了,说不准是缺钱,被咱们学校花大价钱挖过来的?
跟帖怒回:不可能,咱们学校连翻修操场的钱都没有,哪来的钱招尖子生?
总而言之,陆嘉良的到来算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那个寒假,学校贴吧都是关于陆嘉良的传闻,直到寒假结束,陆嘉良正式露面,关于他的帖子更是如雨后春笋。
认真学习的,崇拜他的成绩。
不那么认真学习的,折服于他的容貌,更有胆子大的,课后堵在一班的门口告白,但是不管是谁,都没能告白成功。
陆嘉良又被封以“高岭之花”的称号。
贴吧里有关他的照片铺天盖地,有坐在课桌专注望着黑板的,有课间趴在桌面休息的,就连课上站到黑板解题的图片都有。
无论什么时间的偷拍,陆嘉良都是一脸认真,当之无愧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辛鱼统统保存下来,传到自己的企鹅号。
确定没有遗漏的照片,辛鱼把笔电还给穆静,穆静问:“不继续看了?”
辛鱼捧着心,满脸沉醉:“不了,怕沦陷太深。”
穆静嗤笑:“恶心吧啦的,”她一顿,肩膀顶顶她:“这次校庆,他是主持,你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辛鱼若有所思,穆静继续道:“高舒静能唱歌,你怎么不能唱,你也报名,有了节目,就能和他朝夕相处,然后日久生情……”
穆静讲述的未来很美好,辛鱼握紧拳头:“我当然为此努力了,不过我没有报节目,我是志愿者。”
“志愿者?”
“就是后勤人员啦。”
校庆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中,老师宣布要抽取志愿者的时候,穆静正好生病没去学校,所以不知道,辛鱼也把这件事忘记了。
参演节目的同学需要定时到学校排练,这时候就需要志愿者帮忙,或者是帮忙调试音响,或者是清理卫生,或者是陪练,总之就是负责让参演人员以全部的精力投身表演,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不过节目就那么多,志愿者每个班出几个人,每个周轮换,至今还没有轮到辛鱼的班级。
她自然也没有和陆嘉良接触的机会,虽然辛鱼不认为轮到她的那一周,她就能有和陆嘉良接触的机会。
但未来是用来期待的,她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第 3 章
“她站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表演,那一刻,就连教室内晦涩的光线都变得格外耀眼,耀眼到他的注意力全都投在了她的身上......”
——来自某位不知名少男的心声
...
期待落空,辛鱼连陆嘉良的影子都没能看到。
她突然觉得报名志愿者得不偿失。
一班和九班共用一个数学老师,而数学组的办公室和九班同在三楼。
陆嘉良是一班的班长,也是数学课代表,晚自习经常待在数学办公室。
而辛鱼总能在这时候碰见他,但自从轮到九班志愿者为校庆参演人员贡献微薄之力时,虽然有理由不上晚自习,却要为校方专门划给学生演练的艺术楼鞍前马后。
当别的同学在教室晚自习的时候,辛鱼已经熟练地拿起拖把,将很少踏足的艺术楼打扫得光洁照人。
周六早晨,她和孟晓云碰面。
和辛鱼不同,孟晓云是被迫参加。
每个班级出十多名学生,除却自愿报名的人,剩下的则是靠班主任抽签决定,毕竟不是谁都愿意在周末离开香甜的被窝,和学校重温旧梦。
孟晓云揽住辛鱼的胳膊,两人一同迈进艺术楼的大门,扑面而来的凉气驱散了燥闷。
孟晓云:“还有最后两天,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差点就想请假不来了,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