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想上学了,着实令人惊讶。
摩托车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早上的风凉凉的,一阵阵地从秦欣然耳边呼呼地吹过,也吹来了丹丹妈妈的娓娓叙述:“一天晚上,丹丹的爸爸为了抓野兔去镇里的集市上卖,他不顾危险,追着野兔,进了村里一间破旧不堪的瓦房,谁知道长年没有人住的房子瞬间坍塌了,粗大的房梁砸中了她爸,一个好好的人就这么走了,那年,丹丹九岁,她弟弟才三岁。”说到这儿,丹丹妈妈沉默了好久,好久。此时无声胜有声,生活的艰难与不易,犹如一场挥之不去的雾霾,摸不着,却看得见,连空气里都是它的味道。
车速减慢,摩托车正行驶在一段狭窄的小路上,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竞相卖弄清脆的喉咙,声音悦耳动听,浓浓的草木味扑面而来,路两旁的高点儿的野草不时触碰着我们,旁边是一个巨大的堰塘,往下撇瞥一眼,很深,秦欣然的心跳顿时加快,而正在骑摩托车的丹丹妈妈却颇为淡定,车子稳步向前,可能是习惯了,毕竟这是回家的路。
“每次丹丹放假回来,总喜欢围着我,说她们的语文老师是大学生,上课用普通话,教她们朗读和唱歌,说着说着,她都会开心地笑起来,看着她笑,我也高兴。”丹丹妈妈再次打开了话匣子,语气欢快了许多,就像是不远处的白桦树叶子,在晨光下,在秋风中,欢快地扇动着,叶面上跳跃着点点亮光。“所以我就想,你来劝劝她,她会听的!”丹丹妈妈这样坚定的语气让秦欣然有点儿受宠若惊,也可以说是不知所措。毫不避讳地说,秦欣然觉得自己是一个语言木讷的人,凡是语言竞技类的活动,她大多是避之不及,逃之夭夭,让她去劝说丹丹,她心里没底儿,至少现在她还没有丝毫胜券在握的感觉,见面后的第一句话,该说什么呢?
时光不止,车轮裹着泥土的芬芳一路向前,进了村子里,路过几户人家,便是丹丹的家,未经涂刷的铁大门肆无忌惮地敞开着,两旁的院墙上居然有几株顽强的杂草,十几只鸡正在院子里寻找美味的食物,散落的玉米粒、地面上的小石子、泥土里的蚯蚓等等,一口表面布满铁锈的压水井安安静静地伫立在院子的角落里,我跟在丹丹妈妈身后,沿着用砖铺成的窄窄的路面径直走进了她的家,十几个鼓鼓的编织袋整整齐齐地靠着墙码放着,足足有一面墙那么高,丹丹妈妈说那是今年刚收获的玉米,还没有卖出去,只好暂时堆放在家里。
“丹丹,快出来,你们语文老师来了!”
只见丹丹从里屋跳了出来,看见秦欣然,先是一番惊喜,而后低着头,身体靠在玉米袋子上,拿着剪刀,自顾自地剪着编织袋的边缘。
“老师和同学们都想你了,跟我回去吧!”秦欣然不假思索地直入主题,“不会的,他们不会想我。”
丹丹已经把袋子剪了一个小洞,几颗金灿灿的玉米粒滚落下来,逃脱了编织袋的束缚,它们在地面上欢快地蹦跳了几番,才意犹未尽地静止下来。这时,丹丹似乎并未觉察到袋子的缺口越来越大了,仍旧挥动着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刺痛着秦欣然,也深深地刺在了丹丹妈妈心上,“快别剪了,袋子破了,你妈妈要重新收拾。”秦欣然看见什么说什么,当时觉得自己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规劝者。
还好,丹丹手里的剪刀停了下来,似乎是秦欣然的话起了作用,又或许是丹丹想到了和妈妈一起掰玉米的艰辛。总之,她停止了让秦欣然看着有些危险的行为,秦欣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谁知,丹丹紧接着开始剪自己的头发,碎碎的黑色发梢杂七杂八地散落下来,这多少有点儿自残的倾向了,虽然剪的只是发梢,但这此起彼伏的“咔嚓咔嚓”的剪刀声让人的心也跟着一上一下的跳着,秦欣然感觉自己的心如同被一根绳子捆绑着,越来越紧,越来越紧。丹丹是在宣泄着什么,内心的烦躁?苦闷?或是自卑?她好像在用剪刀剪去她与周围的一切关系,而后她自由了,生活在一个百花盛开的新天地,有蓝天白云,有花红草绿,有莺歌燕舞,有溪水潺潺,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吗?不,秦欣然想她回到现实,继续带着梦想生活在现实。
秦欣然一个箭步走上前,夺下她手中的剪刀,“这么黑的头发,剪了多可惜啊,马上要上第三节课了,快跟我走吧!”,丹丹愣住了,不敢抬头看秦欣然,只是微微点点头,随后又仰起头,低垂着眼眉,长长的睫毛抖动了几下,“我想明天再去……”
“今天去多好,和老师一起,我送你去。”丹丹妈妈在一旁忍了许久,才憋出这么一句,她一个农村妇女,能有什么奢求呢?只期望孩子们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