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中提到了一点深渊发电机,作者在主线具体介绍一下)
须弥科学院反深渊研究院。
由于深渊是一个巨大的危胁,王明和天理协商后,天理自己带头,成立了反深渊研究院。
坎瑞亚重建后,就一直处于地破损严重、深渊复发概率高的麻烦中(相当于游戏中的纳塔),还缺电。
于是一个坎瑞亚研究员便直接提出了用深渊力发电的想法,差点引来天理暴打。
不过气消了之后,天理发现这个想法堪称天才:
前坎瑞亚是直接用深渊,用深渊开高达,打造兵器,攻击敌人,导致深渊大规模进入提瓦特,引发坎瑞亚灾难。
而这个人的想法则是把深渊力转化为电力,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深渊力含有的能量99%会转化成电能,深渊力减少,电能增加。
关键来了:相同能量大小的电力危害远远低于深渊。
电还是提瓦特自己的东西(除了发电方式抄了蓝星,但是全过程却能够提瓦特本地化),但是深渊是“外地人”,危害大。
使一股电流高达上亿安的电流通过天理的身体,天理八成一点事也没有。
而使能量相同的深渊力通过天理的身体,他已经死翘了,用不着冰神大费周章收集神之心了。
这个思路不但可以消耗深渊力以减少污染,还能解决坎瑞亚缺电问题。
于是,第二天,深渊发电机项目立项。
众人讨论了一下,把发电机分为三部分:
提取装置(从地脉中提取深渊),
转化装置(将深渊力转为电力),
储能装置(电多储电,电少放电)。
储能最简单,须弥的水火混合发电功率不稳定,为了输出稳定,储能可是点了很多层科技树。
关键是提取和转化,深渊可不是说提取就提取,说转化就转化的。
提取的话,有从地脉中暴力提取一条科技树,然后前坎瑞亚把地脉玩崩了,引发了坎瑞亚灾难。
至于转化,天理没点过这条科技树,可以说是从头开始。
不过有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研究深渊的特性确实是了解深渊的不二法门。
首先,研究团队从坎瑞亚的地脉中提取了一些样本。
地脉之中有大量元素,经过天理亲自研究,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规律:
在地脉中,各元素和深渊的能量处于一种压缩状态,互相之间不会反应,相对处于稳定状态。
一旦脱离这种状态,不同元素之间,元素力和深渊之间立即就会发生反应,互相抵消。
前坎瑞正的思路是直接混一起提取,由于深渊量大,最后只剩下深渊。
这个思路有两个缺点:
一,浪费,元素力和一部分深渊力全浪费了;
二,对地脉会产生严重破坏。
针对这两点,研究员们创新了思路:
依靠深渊力容易被元素力吸引的特性,在压缩状态下使用大量压缩的雷元素,将深渊分离,剩下的元素重新注入地脉。
这样一来,地脉就相当于去除了深渊力,反而保护了地脉。
而深渊力提取率(提取出的深渊力与地脉中原有的深渊力比值)从不到60%上升到了“六个九”99.9999%。
6月10日,深渊力提取装置(试验型)在坎瑞亚成功安装,并提取了一千焦深渊的能量。
利用这一千焦的能量,众人开始出了第二阶段的研究——深渊力转化为电力。
根据元素微观理论,元素力的本质是能量,而电本质上也是一种形式的雷元素。
深渊也是七元素组成的,不过和对应的正常元素会抵消。
比如“深渊雷元素”和雷元素会抵消,并释放热量。
在一般的混合深渊力中,深渊火,深渊水还有深渊冰占比最高。
其他形式的深渊力中,深渊岩和深渊风占比不到1%,深渊雷遇火元素力会像正常元素反应一样发生超载,释放能量。
深渊草不稳定,易转化为草元素力。
因此,一名研究员找到了王明。
王明迅速上了龙脊雪山,击败无相之冰后,将其核心带了回来。
研究团队迅速研发了拟造无相之冰核心,并和同样被仿制的拟造无相之火核心和拟造无相之水核心一起,被装在了一个发电机中。